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不妨聽聽“奇葩判決”的理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13 18:59:08


 
  所以,記者也好,外來者也罷,可能自己分不清什麼是野草,什麼是蕙蘭,但當地的農民很有可能非常清楚,而且深知其不菲的價值。所以,不要用你自己的知識體系來衡量別人的知識體系,一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接觸的事物不同,即使他比你學歷低,可能依然掌握著你所不了解的知識。

  再回到深圳的鸚鵡案,其中有一段對被告人王鵬的描述,連他的辯護律師都承認,“三年來他細心鑽研,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自學養殖鸚鵡技術”。通過三年的學習,王鵬一定是掌握了很多普通人不了解的鸚鵡知識,那你怎麼能肯定他沒有犯意?當然,有沒有犯意還需要法庭調查和相關的證據,這裡不好說,但是我們不能“以己度人”,認為自己沒有相關的生物學知識,別人也就沒有。

  當然,具體案件還要具體分析,比如天津槍案就和這兩個案子不同。擺攤的老太太確實不懂槍的知識,不僅她不懂,其實很多專業人士也未必能弄得清楚,所以事情發生以後,輿論才會一邊倒,最後老太太也才會獲緩刑。這個事件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普法的重要性。

  對於一些我們看不太懂的司法案件,媒體和評論者不妨都先冷靜幾分鐘,先別急著表態,給自己留下一點思考的空間。當前,中國的法官大都是進行過專業訓練,經過專業考試的,而且通過庭審他們獲得了很多我們外人無法獲得的更詳細、真實、且被證據證明的信息,他們可能會犯錯誤,但他們不會比我們普通人更愚蠢。如果你覺得他“奇葩”,那他一定有“奇葩”的理由,你不妨聽聽他的理由,然後再下判斷。(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葉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