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藍鯨,青春期和自殺狂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14 10:37:46


 
  分析“藍鯨游戲”的自殺者,他們大多都是十幾歲的青少年。正是讀初中和高中的年紀。低齡化是這個死亡游戲的特征。每個人來源的家庭環境和成長環境不同。很多人經歷坎坷,有著不為人知的精神世界,在學校、家庭這樣的環境中找不到自己的歸屬感,痛苦的經歷,難以排解的鬱悶。他們喜歡背道而馳,做一些和這個社會背離的事情,并享受這份快感。“藍鯨游戲”正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相互抱團的群組,加上青春期的孩子認知度還不高,對死亡的認識還很淺薄,十分容易被“藍鯨游戲”的組織者帶上死亡的道路。

  還有一部分參與“藍鯨游戲”的年輕人,他們也許家境優越,不愁吃穿,但是缺少對於自身的認同和在集體的歸屬感。社會宣揚的是成功、金錢和揚名立萬。電視機裡充斥著高級生活的模樣。集體對於個人的排斥、孤獨、受挫感也許都是死亡的根源。很多人甚至認為,自己是家庭和社會的累贅。年輕人對自己的生活感到無望,過去不值一提,未來遙遙無期,深深的無力感,覺得活著沒有意思。社交網絡是絕佳的催化劑,死亡的羅網,正一步步向他們靠近。

  在知乎上,作者“簡單心理”提到心理學上有著名的“維特效應”。歌德的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講述的就是一位青年失戀自殺的故事。在小說的出版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很多青年紛紛效仿維特的自殺行為。“維特效應”因此得名。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年輕人的自我身份認同的缺失以及在社會關系中的缺席和無力常常讓他們效仿他人的行為,難以分辨對錯。有人也將“藍鯨游戲”的創始人Philipp Budeikin的目的“清理社會”與社會達爾文主義以及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的運動聯系了起來。

  劇作家薩拉•凱恩曾有一部戲劇《4:48精神奔潰》,記錄的便是一位少女因抑鬱症而自殺的過程。整劇只有朦朧詩化的對白和台詞,數字和狂亂的對白充斥其中。淩晨4點48分,據心理學家研究,是一天之中人的精神最脆弱、最容易自殺的時刻。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在談及自殺的問題時認為,十誡中規定的“不可殺人”包括了既不可殺別人,也不能殺你自己。基督教最重要的三種德:信、望、愛。自殺就是針對來自於對於生命的絕望,失去了生命的觸感和希求。“藍鯨游戲”雖然是洗腦和網絡文化的死亡狂歡,參與者的動作每一步都有明確的指令,但是其“4:20醒來”的舉動卻令我想起薩拉•凱恩的這部戲劇。那是精神奔潰和心靈枯竭的時刻,自我焦慮,黑夜還未過去,黎明還沒有到來,在絕望中尋求生命的歸宿。

  如今在Instagram上搜索“藍鯨游戲”以及俄語相關字眼,出現的都已不再是刺眼的刻在身體上的血圖。有人還組織了倡導快樂生活的“粉鯨挑戰”來對抗悲觀厭世的“藍鯨游戲”。在國內,百度輸入“藍鯨游戲”後,第一條出現的并非新聞,而是全國24小時免費心理危機資訊熱綫。在熱綫上面寫著一句話:“這個世界雖然不完美,但我們仍然可以治愈自己。”(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