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為非遺走向“開放”與“共享”探路 宜興青瓷傳承人捐獻獨家青瓷配方
http://www.CRNTT.com   2017-10-20 23:28:13


 
嘗試讓非遺走出開放與共享之路

  “這是我們的非遺傳承人首次把核心配方向社會公開,也是帶了個頭”,梁溪區文體局相關負責人一語中的。業內人士指出,進入新經濟時代,開放與共享是時代理念,而很多非遺項目的傳承往往受到傳統“秘方”“絕技”秘而不宣觀念的制約,勢必造成抱殘守缺的局面。當一項非遺不能成為市場活躍的主體,就失去了市場化、產業化的自我發展能力。詹杏娣無償捐出獨家配方,市文廣新局授權梁溪區非遺傳承基地向社會公開,都是在嘗試著讓傳統非遺走出一條開放與共享之路。

  詹杏娣捐贈的這一配方還將在宜興市、江陰市的非遺機構公開陳列,社會公衆、機構均可參觀、收錄并使用。青瓷制作技術性強,只獲得了配方還不能保證必然成功。高靜透露,目前他們已自籌資金在宜興建立了全新的技術教學基地,願意學習青瓷制作的朋友,或是在青瓷制作中遇到困難的朋友,歡迎到基地來,詹杏娣等工藝師們會義務為大家傳授技藝,“這也是詹老師一家在捐獻配方後對社會做出的鄭重承諾,這一舉措也將為解決其他非遺項目的傳承瓶頸提供有益探索”。

  一直以來,無錫都在力推非遺進校園,打造非遺展示、傳播空間,也在各種場合不失時機地讓本土非遺出來亮亮相。與此同時,非遺傳承人也“自我造血”,辦沙龍、搞雅集、建傳習組織、開手工體驗店。不管是官方還是傳承人,都認識到了一點:保護與傳承非遺,不是關起門來,而是要把門敞開,全民共享,讓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進來,讓來自民間的非遺重新在民間生根。保護只是手段,共享才是目的,人們期待有更多個詹杏娣出現,將開放與共享的理念付諸行動,讓非遺在今天和明天“活”得更好。(來源:江南晚報 記者:張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