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江歌案 我們為何更譴責劉鑫而非陳世鋒
http://www.CRNTT.com   2017-11-15 16:29:36


 
  這個現象揭示了人類心理的一種規律,我們對於危險和罪惡的厭惡順序,不是按照其威脅程度大小,而是根據其是否迫近我們的生活。我們本能對那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危險做出更激烈的反應。

  用這個思路去思考江歌案,就能解釋當下輿論場的反應:人們不關注陳世鋒,是因為你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能碰上這麼一個一言不合就揮刀相向的偏執狂,即便遇到了,這種人也會被法律迅速處理。而對於劉鑫,輿論之所以如此猛烈的譴責,正是因為她的行為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極為常見,難以規避。以目前公布的材料看,她在該案中的行為,更像一個用“日常之惡”拼凑出來的大雜燴:冷漠、自私、怯懦、背信棄義、只知索取、不懂付出。

  坦白地說,劉鑫所有的缺點,其實就是普通人最常見的道德缺陷,它時刻存在在我們親友當中,也在我們自己的身上。你每一天的生活,都在一點一點積累的對這些“日常之惡”的憤恨。直到江歌案發生并被公之於衆,這種情緒終於被點燃、爆發。劉鑫很愚蠢地坐在了這股憤怒之火噴發的火山口上,她在明知此事已經引發輿論關注後,卻依然選擇我行我素。從這一點上說,她確實十分倒黴,但也咎由自取。

  “我為你兩肋插刀,你卻轉眼歲月靜好”,在江歌案後,這句對劉鑫的神評論在網絡上火了。其實這話不僅是指責劉鑫的,而是全體網民在對他們的人際關系狀態表達焦慮。每個人在討論劉江二人的關系時,想到的不僅僅是這個案子,而更多自己與朋友、閨蜜的關系。

  正如相比獅子和老虎,我們更懼怕蛇。相比於殺人重罪,我們本能的更加對辜負、冷漠、拋棄等等“日常之惡”深惡痛絕。因為我們自己就浸潤其中。

  鑒於該案現在在日本還未正式進行審理,我謹慎地提醒大家應當適度拉回輿論熱點。因為輿論的宣洩不應影響了法律的公正,法律應當嚴懲的,是殺人者陳世鋒。

  但在輿論場上,劉鑫卻注定要比陳世鋒承受更多的口水。其實我也不覺得這很不公——雖然如前所述,劉鑫所犯的只是日常之惡,但卻鮮有人在短時間內把日常之惡凑得這麼齊,并一起展現給公衆。她雖然未必能接受法律的審判,但被拿出來當做“背叛友誼”的靶子卻不冤。正如負心漢的“標准照”陳世美、拼爹的標准照是“我爸是李剛”等,今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當提起“假閨蜜”時,人們的腦海中會本能地想起劉鑫,和她在密友死後擺出的剪刀手。

  我們對這種聯想將無能為力,因為人類的道德從來就是如此運行和維系的:挑出一個典型作為某種惡行的代表,然後用唾沫把它淹了——這就是不道德的代價,平時看來沒啥,但一旦被選為代表,你就會成為衆矢之的。(來源:齊魯晚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