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禾花雀升級為極危 瘋狂捕獵“天上人參”
http://www.CRNTT.com   2017-12-10 21:02:56


 
瘋狂捕獵“天上人參”

  多名熟悉黃胸鵐的鳥類專家表示,黃胸鵐俗稱“禾花雀”,在廣東省的一些人的口中,禾花雀又被稱為“天上人參”,被認為有“補腎壯陽”的功效。“從清代開始,廣東的文獻中就有將禾花雀作為食物的記錄。但以前人們捕食的數量不大,直到上世紀90年代,食用禾花雀一度成風,很快廣東本地的禾花雀就供不應求了。”

  一位曾多次暗訪廣東酒樓、農貿市場黃胸鵐銷售情況的廣州護鳥志願者告訴北青報記者,如今當地私下銷售的黃胸鵐,基本都是從中國北方沿海被捕捉後,運到廣東的。

  家住河北東部某市的劉林(化名)在大約10年前曾參與收購、販賣過黃胸鵐,他曾經一天之內收購販賣過1萬多只黃胸鵐。他告訴北青報記者:“我們這裡是從20年前開始有人捕獵禾花雀的,2000年左右,隨便在蘆葦溝子裡掛一張鳥網,用長鈎子‘哄’一下,就能抓到400多只禾花雀。最誇張的時候,我在一片田裡看到過三四百張鳥網,按一張鳥網12米長來算,就是將近5公裡的鳥網。”

  劉林說,黃胸鵐喜歡吃穀子,捕獵方面人們就根據它的這個習性,將專門的防風鳥網架設在高粱田裡。“2008年的時候我在田裡架10張網,一天大概能捕到50多只,也有過一天110多只的時候。到了2011年左右,一天也就能捕到五六只了。據我了解,到現在用同樣的網子,大概兩三天才能捉到一兩只。”

  據劉林介紹,黃胸鵐最貴的時候,收鳥的人要花21元才能收到一只,“一張鳥網的價格也就是15元錢,捕到一只黃胸鵐幾乎就回本了,以前黃胸鵐多的時候,捕鳥的收益非常可觀。”

  被捕到的黃胸鵐被收鳥的販子收走後,會被運到天津等地催肥。“黃胸鵐從更北的地方飛過來,到了我們這裡,胸前的脂肪都快沒了,因此就要被送到專門的催肥籠裡育肥,等養到一定分量再賣到南方。”劉林說,育肥的飼料除了一些含油量較大的穀物,還會用到一種激素類藥物“速達肥”,在這樣的喂養下,黃胸鵐在20天左右就會達到適合販賣的重量。

  為了保證黃胸鵐的“品相”,鳥販要將鳥活活悶死。“摸著籠子裡的鳥,如果覺得分量到了,就取出來放到一個不透風的塑料袋裡,這個塑料袋大概有米袋子那麼大,等裝進差不多100只了,就扎上口子,悶死裡面的鳥。等到裡面的鳥沒有呼吸了,要馬上將鳥倒在地上晾涼。不然鳥的肚子會發黑,那樣影響‘品相’,賣不出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