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被“神化”的霍金?
http://www.CRNTT.com   2018-03-15 17:06:34


 
  霍金是不是當今科學界最偉大的科學家?科學界與公衆有不同的認知。

  “霍金在科學界的地位沒那麼高,是媒體把他的地位誇大了。”清華大學科學史系主任吳國盛教授告訴《財經》記者,霍金的主要科學貢獻是在他二三十歲完成的,主要有兩個理論成果:廣義相對論預言必有黑洞的“黑洞理論”,用量子力學預言黑洞不黑的“黑洞無毛”理論。“這在物理學界不算很大的工作,是根據理論推出來的,也不是他的原創。”

  已故科學家、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長郭漢英,曾於1979年在意大利、1983年在莫斯科和2002年在北京,三度聽了霍金的現場演講。他曾表示,“全世界上萬人做著和霍金一樣的工作,但是霍金抓住了機會,加上至今仍與無法治愈的疾病抗衡,霍金贏得了目前的榮譽”。

  霍金在21歲時被診斷出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當時,醫生認為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一直堅強地活了下來。罹患此病的大部分患者在50多歲發病,只有一半的患者存活超過5年。

  郭漢英認為,霍金是當代物理界的偉大人物,但不是最偉大的,霍金有非常強的哲學思維,但是不能把他個人的哲學思維全搬過來,應該把真實的霍金介紹給中國公衆。

  在生前多個場合,霍金都曾公開表示放棄曾經深信不疑的終極“萬有理論”,不再相信人類能够找到一個至少能在原則上描述、預測宇宙中所有事物的理論,時間、空間和宇宙中最神秘的問題,不可能用一個簡單的、優美的數學方程式來解釋。

  2002年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弦理論大會”上,霍金作為大會第三位報告人,所作報告的題目便是《戈德爾與M-理論》。庫爾特�6�1戈德爾是位偉大的邏輯學家,以他命名的“戈德爾定理”,證明“萬有理論”是不可能實現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