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類需要霍金 更需要科學環境
http://www.CRNTT.com   2018-03-15 17:15:32


  3月14日,當代受關注度最高的科學家霍金逝世,不僅科學界,普通大衆之中也出現一片哀悼之聲。

  霍金於1942年生於英國牛津,17歲進入牛津大學,攻讀自然科學,隨後轉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在躊躇滿志的年紀,霍金患上了“盧伽雷氏症”——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不久全身癱瘓,僅有3根手指可以活動,到43歲又因肺炎喪失了語言能力。

  不過正如他自己所言:“身體雖然殘障了,不要在精神上殘障。”數十年來,霍金在科學領域的貢獻有目共睹。他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提出的預言與警示,對人類未來發展亦有借鑒意義。在人工智能(AI)領域興起前,他希望人類不要踏入AI領域,更不能依賴機器,這會使人類退化,AI甚至總有一天會取代人類。到了AI如火如荼的2017年,霍金在騰訊WE大會上發表演講,呼籲科技領袖和科學家竭盡所能避免不可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并簽署相關國際條約。的確,雖然AI的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但背後的倫理甚至技術不可控等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霍金逝世引發世界性關注,更重要的是他常年致力於科學的普及。作為當代理論物理的代表人物,對於在公衆面前宣傳理論物理作用極大,霍金這一影響力也無人能出其右。他1988年所著的代表作《時間簡史》,探索著宇宙的起源,闡釋宇宙未來之變,至今累計發行量已達2500萬册,被譯成近40種語言;此後的《果殼中的宇宙》,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宇宙的原理,將大衆帶到理論物理的最前沿,位居全世界最暢銷科普著作之列,影響力可見一斑。

  霍金是一位勤奮且意志力強大的天才,他給人類帶來的貢獻,除了留下的精神財富外,還有這位天才一生留給後人的啓示。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