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關鍵是打掉違法企業的保護傘
http://www.CRNTT.com   2018-04-20 21:41:19


  央視近日再次發揮輿論監督作用,以《污染大戶身邊的“黑保護”》為題,報道山西省洪洞縣三維集團常年違法傾倒工業廢渣、排放生產污水,對周邊村莊造成嚴重污染,引發廣泛關注。對此,生態環境部及山西省聯合進行掛牌督辦,當地也成立了聯合調查組,表示將堅決打擊污染企業背後的保護傘,嚴肅追究不作為、濫作為、失職瀆職人員的責任。

  三維集團是一家生產聚乙烯醇、粘合劑、苯、焦炭等上百種化工產品的企業,每天產生大量工業廢水以及電石渣、粉煤灰等污染物。按照環保要求,這些污染物必須嚴格管理,并要經過特殊處理才能向外排放。但是,三維集團無視環保禁令,長期傾倒工業廢物到沒有防滲層的大坑裡,工業廢水更是直接排放進山西母親河汾河中。近年來,國家日益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公衆也愈發期盼優質生態環境,無奈三維集團仍置若罔聞、頂風作案。如此違法違規的行為令人震驚,企業對待環保的漠視態度讓人痛心。這樣一個污染大戶能在當地長期存在,說明當地的環境監督存在明顯漏洞,同時也與企業身邊的“黑保護”密切相關。

  當地政府和環保部門難道不知情?當然不是。此前已有多家媒體報道過三維集團的污染問題,中國青年網2014年就報道了《山西三維污染近40年環保局確認企業偷排》的事實,每日經濟新聞2016年也曝光了《山西三維成環保老大難年年被查處》的消息,中國法制報道網2017年也調查發現《山西三維違規傾倒工業廢渣污染農田》。而且,去年環保部派出8個督察組對山西13個地市進行督察,三維集團也是被督察的對象之一。由此不難看出,三維集團的污染問題絕不是新問題,當地政府和環保部門也是心知肚明。情況不複雜,事實也清晰,有關部門卻視而不見,難怪三維集團能在一次次的環保點名中安然無恙。

  央視調查發現,企業周圍群衆怨聲載道,但是敢怒不敢言。究其原因,除了有關部門的不作為,還在於那些“聞不見味”的村幹部為企業提供“黑保護”。面對企業無法無天、肆無忌憚污染環境的行為,當地村幹部充當著污染企業看門護院的打手,當地村民的舉報,輕則口頭警告,重則經受皮肉之苦,和記者說過話,都要擔心遭受打擊報複。更加令人憤懣的是,當地環保局副局長竟然說被污染是“活該”,雖說起因是誤會記者是當地村民,卻充分暴露出當地環保部門對三維集團污染問題的熟視無睹,對解決老百姓反映最突出問題的熟視無睹。這已不是環保制度問題,也不是幹部能力問題,而是態度和擔當問題。正是因為一些部門和幹部習慣把頭埋進沙子裡,在其位不謀其政,才會縱容這些污染大戶置法律法規和群衆利益於不顧。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對違法企業的“黑保護”,而且發揮的作用更大。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