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傳統文化繼承 當有“下回分解”
http://www.CRNTT.com   2018-09-17 18:41:52


 
  不久前相聲大師常寶華去世,傳統相聲繼承和發揚再次受到廣泛關注。記得兩年前京劇大師梅葆玖先生離世,很多京劇愛好者和業內人士都呼籲年輕人了解京劇,熱愛京劇。京劇作為一種戲曲藝術,面臨著接班人少,年輕愛好者少的客觀難題。評書也面臨同樣的困境,以單田芳老師為代表的一衆評書大師們漸漸老去,新的接班人或許有之,但是在公衆視野內辨識度并不高,難以形成更廣泛的影響力。

  而且,梅葆玖、單田芳、常寶華這些大師,都用自己畢生的時間在各自的領域為傳統文化殫精竭慮,搖旗呐喊。

  黃鶴一去不複返,此地空餘黃鶴樓。他們的離世或許會喚起公衆和社會一時一刻的對傳統文化傳承的關注,他們衣鉢的繼承者是否又要背負使命,在接下來的路上踽踽獨行?這值得我們深思和反省。

  相聲講究說學逗唱,評書講究評叙說表,京劇講究唱念做打,培養一位表演藝術家已是難能可貴,還要培養觀衆的興趣愛好,我們是不是該做些什麼竭盡全力讓這些傳統文化得以保存延續,讓這些傳統文化也有“下回分解”?

  筆者小時候聽單田芳老師的評書,《隋唐演義》中有這樣一段文字,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與君共飲盞中酒,幾人哀傷幾人愁。

  世殊時異,而今傳統文化這“盞中酒”,共飲者幾何,哀愁者幾何,薪盡火傳者又幾何。(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 作者:冷萬欣)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