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玷污愛心“捐衣箱”變賣牟利,誰之過?
http://www.CRNTT.com   2018-10-16 19:26:37


  真是應了那句台詞:你以為是助人為樂?你這是助紂為虐!原本想在處理舊衣物時順手做個慈善,誰料反倒為犯罪分子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貨源,人和人之間還能不能有起碼的信任了?事實證明,有些人就愛利用人們的善良漁利,尤其是在“捐衣箱”這類不起眼的事情上。現在警方發現了貓膩,那其他“捐衣箱”經得起查嗎?有不怕查的嗎?究竟有沒有監管過?

  有心者很容易發現,“捐衣箱”主體的信息十分模糊,有的標有某某“協會”或民政局監制,有的則幹脆僅留有一個電話。

  做好事不留名,這倒是很有慈善的味道。也許,人們不是沒有過懷疑,但很多人之所以不問去處,大概是基於兩點:一是這些舊衣物本就無用,不放在捐衣箱裡,恐怕也會扔在垃圾桶中,能够循環利用終究還是好的;二是覺得大庭廣衆之下,應該會有人管吧?不得不說,這可能正中了某些人的下懷:每個人投放的、每個箱子裝滿的這些物品,價值的確不起眼,所以極少有人會較真兒,可日複一日,全市這麼多小區加起來,最終的利潤就可能是驚人的。

  正規慈善機構之所以不熱衷於回收二手衣物,原因就在於成本過高:存儲、清洗、消毒、運送,都是費用,而且真正願意接收的貧困家庭也沒有那麼多。不過,“非正規”的就沒那麼多顧慮了,首先可以省去清洗和消毒的費用,如果簡單翻新後流入市場,更是一本萬利,這就是為何他們更熱衷於在高檔小區設立“捐衣箱”的原因。貨源免費,監管如果不到位,這幾乎是包賺不賠的買賣,只消物業“開個綠燈”即可。

  作為慈善工作的主管機構,民政部門是最後一道防綫,也是最主要的防綫,對慈善活動有監督的權力和義務。然而,對於設立慈善基金、組織公衆募捐等行為,一直管理嚴格,類似“捐衣箱”這類不起眼的慈善活動似乎很難進入法眼。事實上,民政部門一方面應當愛惜羽毛,對於冒用自身名義設立或監制的“捐衣箱”,理當第一時間介入、澄清、調查,避免公信力被濫用;另一方面,只要是打著慈善旗號的所謂公益活動,就當履行監督職責,防止公衆的善心被不法分子利用。守土有責,倘若“捐衣箱”已泛濫為公開的“慈善生意”,那麼不作為的民政部門自然難辭其咎。

  玷污愛心、傳播病菌、欺詐消費者……對“捐衣箱”的無視,就是對黑色產業鏈的縱容,以愛的名義害,尤其不能容忍。是時候展開一次徹查了,其背後的啓示更當長久銘記。(來源:太原晚報 作者:宋鵬偉 本文略有删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