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無狗社區”說起來痛快,但不靠譜
http://www.CRNTT.com   2019-03-04 21:54:26


  一直以來,城市小區養狗問題就是一個老大難問題。近日,山西運城某小區打出了“承諾不養狗才能買”的旗號,打造無狗社區,引發網友熱議。

  這種想法當然是好的,算是一種公民自我協調解決方法。即用簡單粗暴的“大家說好都不養”的方式,釜底抽薪地解決不文明養狗問題。從合同角度看,禁狗條款已明確告知消費者,買賣雙方在自願的前提下達成協議,應屬有效的合同。

  但是,問題在於,如果反悔了該怎麼辦?任何合同都有違約之後的救濟條款,禁止養狗違反合同的救濟條款是什麼呢?如果沒有,那麼合同的約束力就沒有任何基礎。

  那麼,該如何設置違約條款呢?驅逐出小區,顯然不可能。賠款?養狗者賠償1萬元,小區每家分100元?對於被補償者沒有任何意義。而且,誰來判決,誰來執行呢?警察嗎?物管嗎?顯然都不太可能。

  撇開法律角度不談,從基本的人性出發,這個承諾也不靠譜。養狗有時候是一個很人性的行為。狗是伴侶動物,這并非愛狗者的誇大其詞。人類馴養狗的歷史長達4萬年,狗長期作為人類的陪伴者,可以和人建立起親密的感情。

  房子建好,風雨中屹立不倒,能長達五六十年。而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人的境遇是會發生變化的。人生充滿酸甜苦辣、悲歡離合,這個時候,往往就需要一個寄托。而寵物往往扮演著這個角色。這是一種人類基本的情感需求,任何承諾在這個需求前面,都顯得無足輕重。

  可以肯定的是,小區建好、入住以後的三五年內,這個約定還是能很好得到執行的。隨著時間變長,這個承諾一定會有人打破,在人性與合同的衝突中,最終人性會勝利,而且,人性也應該勝利。

  所以,小區禁養合同,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