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視覺中國“黑洞”風波:版權生意無錯,但得取之有道
http://www.CRNTT.com   2019-04-12 20:24:47


 
  事實上,在視覺中國等圖片公司崛起的同時,有關攝影師版權無法保障的聲音并沒有減少。這裡面的反差,很可能預示著,攝影師——圖片公司——消費者的應然商業鏈條是斷裂的,最大的贏家恰恰是作為“中間商”的圖片公司。

  再者,做生意也講究明碼標價。在諸多圖片版權信息不清晰、又無明顯來源的情況下,圖片公司既然要收取“中介費”,就應該履行起碼的信息告知義務。這一點做不到,就難免留下為消費者設陷的口舌。另外,版權費用的標准到底在哪?向侵權者發訴訟函當然是圖片公司的權利,可高額索賠是不是變相“強賣”自己的簽約套餐?如何撇清惡意維權的嫌疑?

  綜合來看,視覺中國所意外遭遇的討伐,實在難言冤枉。或有觀點認為,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視覺中國所抓住的恰恰是一些自媒體低版權意識的弱點。但是,有一個原則得厘清,侵權者不是不該負責,前提是責任大小應有合理界定;維權是正義的,問題是維權的方式也應該合理合法。

  當然,此次視覺中國的風波也牽連出其它公司,這反映出問題或不僅僅是某一家公司的問題,而更像是一個行業性的“黑洞”。在自媒體時代圖片使用量大增,而版權信息依然嚴重不對稱的大背景下,視覺中國這樣的圖片公司迅速崛起有其必然性,卻也埋下了渾水摸魚的隱患。

  所以,相較於一家公司的改進,此次公共討論的重心,恐怕還是得落到如何推動版權保護透明化、健康化的軌道上來。版權代理行業,是否應該有專門的規範?版權信息的搜索,是否應該更高效?在攝影師、圖片公司和“消費者”之間,是否可以建立更直接的聯系紐帶?另外,自媒體興盛,相關平台是否有義務建立一個相對獨立但版權信息清晰的圖片庫?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此事說到底是一個法律問題、商業模式的問題,乃至相關版權保護“基礎設施”的問題。在討論中,宜多談法律和行業規則,而不必上綱上綫。引入過多的非法律議題和因素,可能反倒會導致議題失焦,不利於真正推動版權保護水平和相關行業健康程度的提升。(來源:光明網 作者:閔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