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田田事件背後:被形式主義的上級檢查與下級迎檢
http://www.CRNTT.com   2019-10-21 19:49:56


 
  教育部等部門一再強調清理、整頓各種打著“進校園”的名義強加給學校的“不能承受之重”。然而,在基層,一些無非是應付上級的專項檢查,壓到了與之沒有太大關系的學校和老師身上。

打掃衛生成上級檢查“標配”

  回到李田田老師本身,困擾她的是貧困地區完成脫貧攻堅都要面對的一項一票否決的檢查考核,即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評估認定。

  而在記者采訪中,曾在該縣某小學義教4年的仲寶平表示,“在農村學校,面對上級的檢查,首先想到的是打掃校園衛生,這似乎成為了一個習慣性的動作。”

  據我所知,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評估認定的十項指標中,既有硬件設施方面的要求(如生均占地面積、生均綠化面積、生均校舍建築面積、生均體育場地面積、教學儀器配備、音體美器材配備、百名學生計算機、生均圖書),也有軟件條件上的要求(學生與教職工之比、高於規定學歷的專任教師比例)等,七項以上達標則視為達標。

  平心而論,這十項指標都是抓住了“牛鼻子”,用以督促縣級政府擔當起對所轄區域內鄉村義務教育學校的建設責任,統籌城鎮與鄉村學校的均衡發展。

  但是,每一項指標,都不是臨陣磨槍可以突擊性解決的,更跟“打掃衛生”“大掃除”沒有任何關系。評估組來看的是綜合教學樓、宿舍樓蓋了沒有,圖書和計算機買了沒有,買了之後你的圖書室、電腦室是不是擺設,教師是否足額到位,足額到位之後教學質量是否達到要求。這裡面,又有哪一項是要求必須窗明幾淨、一塵不染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