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長沙九歲男童被打死 不能輕言旁觀者“冷血”
http://www.CRNTT.com   2019-11-13 18:03:35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長沙那位被害男童在新聞中化名為“琪琪”。讓人感到痛苦的是,前不久大連那位被未成年人殺害的10歲女孩,也同樣化名為“琪琪”。兩個“琪琪”的遇害,其實都并非沒有征兆。大連那個未成年的凶手,在小區裡就多次有過尾隨、騷擾女性的行為,但并沒有引起足够的警覺。長沙事發小區,有兩名業主先後提醒物業公司,他們遇到另一名疑似精神病患者,對孩子做不雅舉動,但物業公司并沒有察覺到隱患的存在。有沒有哪怕一絲的可能性,存在某種預警機制、或者某種“愛管閑事”的社區機構,對那些未必明顯的征兆做出及時反應?這也許是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對於肇事肇禍的精神病患,國家其實是有相關救治救助規定的。在實踐中,很多地方也都按照“應治盡治、應管盡管、應收盡收、應助盡助”的標准去實行,有的地方還建立了“街不漏巷、鄉不漏村、村不漏戶”的摸排跟蹤制度。但是,這項工作的開展并不平衡。長沙那位行凶者,前不久才和父親搬進事發小區,如果他真的是精神病患者,顯然他就沒有受到應有的跟蹤與管控。看起來無關緊要的疏漏,卻導致了令人痛心的悲劇。

  發生在長沙的這起悲劇,也促使人們思考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命題。只有讓群衆制度化地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中去,才能從微不足道的“征兆”中去發現隱患,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衆安居樂業。(來源:北京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