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留守女孩”報考考古專業,別拿世俗眼光去評價別人的夢想
http://www.CRNTT.com   2020-08-04 23:06:49


  對於考古專業來說,似乎每年只有高考考生填報志願時,它才會“熱”一把。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鐘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就熱了起來。原因很簡單,因為考古專業太冷了。

  一些網友紛紛勸鐘芳蓉不要報考。對此,鐘芳蓉表示,她是受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先生的影響,以及未來規劃的考慮。其父親也表示,“農村人最主要是擔心錢的問題,但是她對金錢看得比較淡,我也認為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會更開心。”

  我非常欣賞這對父女,也明白那些“好心網友”的出發點:一是,考古專業是個冷門、競爭力小,如此高分可惜了;二是,這個專業被普遍認為不好找工作,而且女孩家境一般,所以該報能掙錢的專業。

  現實中,藝術類的考生,的確大多家境富裕,出得起成本,也有家底抵禦未來風險;而窮人家的孩子多選擇好就業、能掙錢的專業。但如果說窮人家的孩子,就不配讀自己喜歡的專業,讀了冷門專業就一定過不好,我也絕不同意。

  總有一些人不那麼愛錢,總有一些人把愛好看得更重,總有一些人有著超脫世俗的目標。對於這樣的人,我們應尊重并鼓勵。我們少的是堅守夢想、為夢想而奮不顧身的人,最不缺的就是會賺錢的人。

  看到這條新聞,我突然想到了《南渡北歸》中的李濟、夏鼐、董作賓等我國現代考古的先驅們,他們在那個貧瘠、戰亂年代,不僅心無旁騖地踩著兩腳泥游走田間地頭,還要帶著文物、資料隨著祖國顛沛流離。為何在物質條件這麼好的今天,我們反而冷落、鄙夷起這份事業了呢?

  再如鐘芳蓉的偶像樊錦詩先生,自1963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後,已在敦煌研究所堅持工作40餘年。那麼,按照世俗的偏見,她這種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北大畢業生,是不是應該在大都市裡養尊處優,才配得上一個“正確選擇”?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