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養育得起才敢多生,衛健委“答複”釋放政策信號
http://www.CRNTT.com   2021-03-04 20:23:36


 
  子女教育是父母最為關心的事,公共資源的配置若能合理化、公平化,才能逐步改變人們的生育觀。現在的教育領域,尤其是少兒教育領域成為衆多資本進入的熱點,資本關注的領域必然是有利可圖的。在這方面,也不能埋怨家長,誰願意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綫上”?教育成本如果降不下來,生育的積極性就難以提高。

  答複顯然看到了除放開生育政策之外更重要的東西:在公共服務方面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切實解決家庭生育養育子女的後顧之憂。

  為此,答複中說,國家發改委會同衛健委組織開展“關於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專項行動”,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城企合作,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衛健委協調財政部等6部門對依托社區提供托育服務的機構免征增值稅、契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不動產登記費等;協調教育部等7部門加快建立健全育幼等緊缺領域人才培養培訓體系,明確每個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開設托育服務相關專業。

  這應該只是“育得起”的重要一步,以後的路還很長。要改變人口方面面臨的窘境,國家就還得拿出更多真金白銀來加大鼓勵力度,從而減少家庭負擔,增強生育積極性。

  國外已經有一些成熟的經驗。比如說,德國拿出9%的GDP來承擔全社會家庭撫養孩子成本,差不多相當於全社會家庭撫養孩子成本的46%;在丹麥,夫妻雙方可以享受最長52周的生育津貼,等等。

  總之,去年底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要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國家衛健委的答複在生育和養育政策上都提供了探索的方向。(來源:第一財經 第一財經評論員:李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