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花唄接入央行征信系統,有助於年輕人理性消費
http://www.CRNTT.com   2021-09-24 17:07:10


  一旦花唄接入央行征信系統,意味著個人用戶在花唄的借款和逾期、違約信息,將進入央行征信系統,若有違約、逾期等行為,會對用戶未來的大額貸款如房貸、車貸產生影響。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信貸服務接入征信體系是大勢所趨,此前微粒貸、京東白條已經接入央行征信系統。花唄方面表示:由於花唄所屬的公司與銀行并列,同受銀保監會監管,所以其服務記錄信息,也需像銀行信貸信息一樣,納入征信系統。

  不久前央行明確表達了兩個觀點:一是金融業務必須“持證上崗”,堅持將所有金融活動納入監管;二是要求支付回歸本源,斷開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產品的不當連接。金融安全,國之基石,當然要進行嚴格監管,征信系統完善則有助於誠信社會的建設。

  花唄接入央行征信系統的消息公布後,網友紛紛調侃稱要“關閉花唄”。事實上,用戶同意授權升級花唄服務後,其基本信息、花唄額度以及還款情況將會以月度為單位上報央行征信系統,接入征信不會暴露個人的具體消費信息,也不會導致信用記錄數量劇增。反倒是,它會倒逼年輕人收斂自己的超前消費行為,避免在征信報告上留下污點,這是好事。

  花唄曾經公布一組數據,顯示主力用戶人群也就是90後用戶中出現了逾期不還的用戶,他們的特點是“消費欲望失控”。很多人因為有了一定的花唄額度,沒有正視自己的消費能力,養成了超前消費甚至過度消費的習慣,而到了每月還款日,就要為還清賬單而絞盡腦汁、捶胸頓足。畢竟商業機構在為人提供方便的同時,還要賺取利潤,利潤自然來自分期利息或者手續費。年輕人因為有消費額度而有恃無恐,從“月光族”變成“月缺族”,以征信污點來敲打一下,有助於培養他們量入為出的習慣。

  所以,花唄入征信不是什麼洪水猛獸,只要正常借按時還,盡管放心用。就像花唄在公告中說的,“目前99%以上的花唄用戶都有良好的使用記錄,希望大家都能保持科學、理性的消費習慣”,有節制地消費才是好習慣。(來源:錢江晚報 評論員:項向榮 本文略有删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