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白鱘啓示錄:我們是如何一步步失去它的?
http://www.CRNTT.com   2022-07-28 20:52:39


  早在恐龍時代就出現在長江裡的白鱘,活過1.5億年,卻在2022年的夏天被宣布滅絕了。

  7月21日,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發布全球瀕危物種紅色目錄更新報告,宣布長江特有物種白鱘滅絕,長江鱘野外滅絕。

  白鱘是全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被稱為是“水下大熊貓”“長江之龍”,最後一次露面是在2003年1月,當時在長江上游四川宜賓江段被誤捕受傷,經救護後放流。

  不曾想,20年前這一別竟成了永遠。

尋找白鱘

  宜賓市被稱為萬裡長江第一城。在當地,很早一直流傳著“千斤臘子萬斤象,黃排大得不像樣”的說法,“臘子”指的是中華鱘,體重能達上千斤,“黃排”是胭脂魚,如今同樣也是瀕危魚類。而“象”指的就是白鱘(當地人稱為“象魚”),傳說能長到一萬多斤。

  這句俗語從側面反映了白鱘龐大的體型,它是人類見過的最大的淡水魚類。

  2003年1月24日下午,宜賓市羅龍鎮某漁民在長江涪溪口誤捕到一條白鱘。消息很快不脛而走,主流媒體以“絕跡多年,野生白鱘宜賓出水”為標題進行了報道。

  白鱘出現的第二天,宜賓當地的職業釣手周濤騎行數十公裡來到現場。他向《中國慈善家》回憶了當時的情形:白鱘身上有傷,奄奄一息,後被送到白沙灣長江水域進行救助……

  “3米多長,很震撼,一輩子都無法忘記它的樣子。”周濤說。

  專家在受傷的白鱘身上打上標記,裝上跟蹤器。但隨後因為救治船觸礁,被放生白鱘的電波信號消失,此後再無音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