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無實質學術貢獻署名”明確列入科研失信 22部門修訂新規實施
http://www.CRNTT.com   2022-09-20 19:51:31


 
  一位地方科研單位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向記者表示,中青年科研工作者是各類科研項目的主力軍,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個別沒有實質研究和學術貢獻的人,通過各種手段,在論文和研究成果上聯合署名,這令很多中青年科研工作者感到不公。

  “這相當於無償占有他人的科研成果,繼而在職稱評定、評獎,甚至是申請各類科研經費、參與各級別重點課題等方面獲得利益,相比於直接的剽竊、抄襲他人的研究成果或者論文,這種方式更隱蔽,也更複雜,遭遇這一問題時,真正從事研究的科研人員往往有苦難言。”上述科研工作者說。

  《試行規則》中,只是籠統地將“違反獎勵、專利等研究成果署名及論文發表規範”列入科研失信行為,不少科研人員反映,這難於落地。此次《處理規則》更具針對性——將“無實質學術貢獻”明確為判定標准。

  “‘實質’兩個字很重要,就是對項目要有科研學術層面的具體貢獻,而不是其他貢獻,才可以署名。過往我們處理過的一些案例中,個別當事人就是以對科研項目‘作了貢獻’為理由辯解,但實際上他們的所謂貢獻,都不是學術科研層面的,此次《處理規則》很好地明確了這一點,對我們開展工作有指導意義。”一位地方科技職能部門的人士向記者表示。

懲戒與糾錯

  除了新增多項科研失信行為之外,相比於《試行規則》,《處理規則》還在懲戒與糾錯方面進行了更新和豐富。多位科研人員表示,這體現出了“既強調從嚴懲戒,又引導主動糾錯”的原則,有利於維護和構建“既公平嚴肅,又友好務實”的科研環境,避免了“一放就亂,一抓就死”的情況出現。

  在加強懲戒方面,有關部門充分發揮了信息化手段的作用。《處理規則》第二十九條列出的十四項處理措施中,“記入科研誠信嚴重失信行為數據庫”單列為一項處理措施。這一變化引起了科研人員的普遍關注,他們認為,這能够對科研失信行為的實施者起到震懾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