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逸儒:不打沒把握的仗,小馬多少要學著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19 14:55:33  


蔡逸儒:從反扁到反馬不過一線之隔。
  中評社香港1月19日電(作者 蔡逸儒)台灣政局動盪。綠軍有四大天王的爾虞我詐、相互放話、彼此角力;藍軍其實也不遑多讓,馬英九內有本土派的制肘,還和連戰、王金平有點嫌隙,外有特別費的司法牽絆,還和親民黨勢同水火。大家日子都不好過。

  本文重點不在探討台灣內政長期走向,因為情況一夕數變,談未來委實意義不大。筆者也不想討論綠軍內部的派系鬥爭,一來因為不熟,二來也覺得狗咬狗一嘴毛,也沒啥意思。我們倒想把重點放在馬英九身上。

  過去台灣內部一直有種講法,說是王金平沒有敵人,馬英九沒有朋友。話雖刻薄,但卻與事實相去不遠。馬英九的領導統御,尤其在人和方面確實頗有值得檢討的地方。我們就以其最新的人事部局、最高“檢察總長”人選和國民黨內初選來加以討論。

  話說馬英九身為國民黨主席,其人事權當然應該予以尊重,外界對特定的人選其實也無偏好,但是其黨內中常委砲聲隆隆則是個警訊。新任秘書長吳敦義先生非常客氣的說,要扮演西遊記中沙僧的角色,送唐三丈前往西方取經,意即幫助馬英九贏得2008年的大選。結果馬英九居然冷冷的公開表示,他不是唐三藏。其實即使吳敦義的比喻有點引喻失義,但馬英九如此公然讓人難堪也是個異數。

  其次,談到“立法院”關於“檢察總長”的同意權問題,新通過的人選陳聰明其人看來還真是有不少可議之處,而且和以前被否決的人選謝文定比較起來,陳聰明明顯遜色。馬英九在投票前要求以黨紀來貫徹立場,加以否決,結果卻受到挑戰,有人跑票。難怪台灣媒体說,國民黨昨非今是欠社會一個道歉和解釋。馬英九的領導能力真的讓人有些保留。

  再說黨內初選問題,其實大家多半都認為馬英九是代表國民黨或泛藍參選的最佳對象,也知道團結的國民黨才有勝選的機會,分裂的結果是穩輸不贏,國民黨首先就得盡力擺平黨內各種雜音,協調王馬之間的歧見,處理好“立法委員”的選舉問題。事緩則圓的道理並不難懂,結果國民黨中央卻突然搞出一個三月決選的主張,逼得王金平和黨內中常委出面猛批,後來又決定延緩一個月。不知道馬英九這個主席到底是怎麼當的?

  還有就是,學界一般認同台大教授黃光國出面參與國民黨內初選,雖然大家都知道不可能挑戰馬英九的權威或撼動初選結果,但不少人想要藉此機會,逼迫馬英九把“國家”認同、兩岸關係及台灣未來發展方向等問題講個清楚。即使馬英九有選舉策略的考量,不敢多談統一問題,但好歹也要把兩岸整合、追求雙贏的立場清楚明白的告訴其支持者。馬英九如果只是個會講英文的陳水扁,藍軍的支持者絕對不會像那些不識之無的台獨基本教義派含淚投票。

  筆者研究國共鬥爭歷史經年,多少學到一些概念,共產黨有謂不打沒把握的仗,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但在戰術上重視敵人,以及後發制人的道理,小馬哥多少要學著點,不要以為大家對他的支持是無條件的,必要時許多人還是會登高一呼,從反扁到反馬不過一線之隔。大家反對的是一切不公不義,不合理的事情,太多的政治算計只會壞事,宋楚瑜就是個例子。戒之、慎之! (作者 蔡逸儒,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亞太所長)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