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國情咨文:歷史和影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27 07:05:32  


  中評社溫哥華1月26日電/ 1月23號晚上,美國總統布希向國會參眾兩院發表了國情咨文演講。據VOA News26號的報道,以下是一點有關美國總統國情咨文的情況。

  *首任總統開始的傳統*

  美國憲法規定,總統應當時常向國會提供有關國家現狀的資訊,並向國會提出他認為是必要和迫切措施的建議,以供國會參考。1790年1月8號,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在國會發表了有關國情的演講。此後,華盛頓總統每年都到國會發表有關國情的演講。托馬斯.傑斐遜就任美國第三任總統後,情況發生了一點變化。傑斐遜覺得,總統親臨國會發表演講,似乎帶有帝王色彩,於是,他1801年不再前往國會,只以書面形式發表年度咨文。繼傑斐遜之後的美國歷任總統也仿傚傑斐遜的做法,以書面形式發表年度咨文,由國會的工作人員代為宣讀。這種做法一直持續到美國第28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入主白宮。

  威爾遜總統認為,總統本人傳達自己資訊的能力可能強于一般工作人員,因此應當恢復由總統親自向國會發表演講的傳統。1913年,威爾遜總統在國會發表有關國情的演講,這一做法成為慣例,一直延續到今天。1945年,這種演講開始被正式稱為“國情咨文演講”。

  *電視和互聯網的作用*

  1953年,艾森豪威爾總統的國情咨文演講首次通過電視進行了實況轉播。1956年,約翰遜總統把演講時間從中午移到晚上電視節目的黃金時段。從此,總統國情咨文演講的對象從國會議員和政界頭面人物,擴大到了全國民眾。在互聯網資訊發達的今天,美國總統國情咨文的內容得到了更廣泛和充份的傳播。今年,布希總統通過白宮的網站向美國民眾提供準備國情咨文的情況,並提供了內閣成員討論國情咨文內容的錄影資料。1986年,由於美國穿梭機“挑戰者號”發生爆炸,總統發表國情咨文的時間首次被推遲。

  *影響巨大的政策宣講*

  美國一些政治分析人士說,對總統國情咨文演講進行電視實況轉播加上演講時間的改變,其意義遠遠超過了形式上的變化,因為這樣一來,國情咨文的主要聽眾已經不是國會議員,而是美國選民和海外聽眾,國情咨文演講不但成為美國總統建立形像的舞臺,而且成為影響巨大的政策宣講。由於美國在世界舞臺上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各國都非常關注美國總統的國情咨文演講,尤其是在全球局勢面臨危機的時刻,美國總統的國情咨文演講往往牽動著世界局勢的發展走向。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