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王金平的割喉手法 已圖窮匕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9 10:02:03  


  中評社香港3月9日電/台灣《聯合報》今天發表社評說,倘若馬英九能夠實現他的自由意志,王金平未必是他會選擇的競選搭檔。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蘇貞昌身上,他曾否決“蘇謝配”,但如今“蘇謝配”已是他必須支付的“基本消費額”,搞不好還可能演成“謝蘇配”。

  社評說,呂秀蓮做了八年是一場悲劇與鬧劇。她與陳水扁形同水火,何況又在扁呂鬥爭中始終居於絕對劣勢。七年多來,呂秀蓮一直是陳水扁身旁“不足為患的大患”;鬧得很兇,但鬧得全無意義。呂秀蓮的處境,經常引人思索“副總統”的“憲政”角色,甚至有人主張乾脆“修憲”廢掉“副總統”這個職位。但是,無論如何,下一屆的“副總統”必然與呂秀蓮不一樣了!

  扁呂相爭,只消一句“副總統是備位元首”,就使呂秀蓮“邊緣化”成深宮怨婦。但是,未來不論“馬王配”、“王馬配”、“蘇謝配”、“謝蘇配”,試問下屆“副總統”若是王金平、馬英九、謝長廷或蘇貞昌,誰會成為另一個“呂秀蓮”?“備位元首”將成為“正副爭雄”的格局已可預見。

  社評分析,依目前情勢看,似較可能形成“馬王配”及“蘇謝配”;而王金平及謝長廷的副手地位,不是出自馬蘇的本意,是經由鬥爭與妥協而取得。這使得下屆“副總統”的出身並非來自“總統”的恩賜,而有了“自製”(Self-made)的意味,於是在就任後亦絕無可能僅為“備位”。甚至,在現今“搭配”時期形成的權力鬥爭及派系傾軋,亦將延續至當選就職以後。二○○八年五月二十日以後,呂秀蓮的那種“備位元首”,那種“不足為患的大患”,將成歷史遺跡。

  於是,強勢的“副總統”對政局究竟是撕裂或互補,將成為二○○八年以後相當突出的“憲政”議題。其實,未來政局的面貌,於此時“搭配”期間已可概見其輪廓。其中“馬王關係”尤其顯著。

  社評說,王金平連“中南部不會選外省人”的說法都脫口而出,已至圖窮匕現的地步。其實,王金平若是要選“總統”,訴諸黨內初選即可,不必如此口不擇言;反之,若只是屬意“副總統”而已,在政治倫理上更不應當採此種割喉的手法。甚至,如今“坐二望一”的計已得逞,還要擺出一副“只談王馬配”的姿態,這不啻是已將馬英九挾持及剝削到絲毫不留餘地的地步。若以這種鬥爭手法強求的“孤峰紅塵配”,未來究竟將“孤峰鎮紅塵”或“紅塵鎖孤峰”,委實皆在未定之天。

  蘇謝的搭檔則有另一層次的問題。本報所做“排藍民調”顯示,謝長廷的支持度尚高於蘇貞昌(據稱民進黨內未公開之民調亦如此);而謝長廷在與陳水扁的互動中較蘇貞昌更具獨立性,且主張“和解共生”,可見綠營選民在乎的可能是品牌主體性,而未必是變動不居的政治論述。蘇貞昌日前故意透露陳水扁給他看過“四要一沒有”的底稿,其意無非暗示自己才是“欽點”的接班人;倘係如此,竟顯示陳水扁的意向與“排藍民調”有異,頗堪玩味。總之,蘇謝二人在對扁關係及兩岸政策上的歧異已屬共聞共睹,而蘇的閃爍與謝的靈活更是對照鮮明的人格差異,且二人的基層支持與社會評價不分軒輊,如今搭檔,不論孰正孰副,未來若當選就任,恐皆無人甘為呂秀蓮式的“深宮怨男”。

  社評表示,二○○八年將會有一位不僅是“備位元首”的強勢“副總統”,這將撕裂政局或形成互補,不能事到臨頭再談,而必須在現今“配對”期間,就在當事者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默契與氛圍。台灣人不忍見呂秀蓮式的悲劇與鬧劇重演,卻也不願見正副“總統”兩虎惡鬥的撕裂政局出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