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富先老”難題 中國將積極解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0 17:52:15  


十届全國人大五次會議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溫家寶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
  中評社香港3月10日電/“在我們那裡的農村,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誰來贍養老人成了個大問題。”正在北京舉行的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來自雲南的全國人大代表李瑪琳深感憂慮。

  據新華社報道,眼下,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正面臨“未富先老”的難題。每十個人有一個是60歲以上的老人──伴隨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一億四千多萬老年人口給中國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都帶來了巨大挑戰。

  作為正處於轉型期的國家,中國在養老、醫療、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壓力早就存在,“未富先老”則凸顯和加重了這些壓力。“快速老齡化將對未來社會儲蓄率、消費結構及社會保障等產生重大影響。”全國人大代表周浙昆說。

  與先期進入老年型的國家相比,中國人口老齡化具有規模大、速度快、發展不平衡的特點。而中國現行的養老保障體系、醫療保障體系、養老服務體系、社會管理體制尚不能適應人口老齡化的要求。 
 
  在挑戰面前,起初有些倉促的中國正試圖積極應對。正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的那樣:“中國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中國今年發佈的關於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明確了中國將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照料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中國還將把逐步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障制度作為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重點。

  中國老年人口60%分佈在農村,“未富先老”問題在農村更為凸顯。目前中國老人社會保障體制的建設重點和投入重心僅局限于城市,使得農村中老年人的社會保障事業處於尷尬局面。

  “農村中通過五保供養、最低生活保障、困難救助方式保障基本生活的老年人比例很小,90%的老年人無法通過社會養老渠道獲得基本生活保障。部分農村老年人口的貧困問題還比較突出。”楊魁孚委員說。

  從今年起,低保制度將不再是城裡人的“專利”。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在農村建立低保制度,這成為今年報告的一大亮點。

  一些代表委員認為,除了政府建設低保制度外,還應及早教育引導處於勞動年齡的農民樹立新的養老觀念,樹立早期投入、自我供養的新理念,在未老之前就為將來的養老生活打下身體基礎和經濟基礎。同時在建立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過程中,應制定一些對老年人實行優待優惠的措施。

  然而,中國老齡化仍在加劇。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鄭斯林10日表示,中國老齡化問題在世界上“尤為突出”,到本世紀中葉,即2045年左右,中國60歲以上人口將佔到總人數的30%。

  全國政協委員朱佩玲認為,到2010年,中國應基本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的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權利和義務相對應、管理和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制度,增加老年人福利設施的投入,擴大社會化服務的范圍,解除老年人的後顧之憂,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相關專題: 十屆五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