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民主”“科學”注解中國法制建設新氣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2 22:55:54  



  這次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共有近3000位代表像孫桂華這樣,帶著全國各地的民意來到中國民主政治的最高殿堂。代表們的不懈努力,使以“中國式民主”聞名世界的中國人大法治建設在過去一年中再次顯露勃勃生機。

  制定物權法13年的長跑被譽為“民主立法科學立法典範”,在這個過程中,全國人大常委會向社會全文公佈了物權法草案,廣泛徵求各界群眾的意見。“更多普通民眾的聲音被立法者吸納,他們的聲音經常成為中國立法工作的‘亮點’。”全國人大代表張繼禹說。

  劉來平代表說:“這種做法為人民群眾參與立法提供了一個直接而便捷的渠道,使民主立法工作向社會最基礎的層面延伸,讓普通老百姓切身感受得到、參與得來。從徵求意見的結果也能看出,人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

  200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共審議了24件法律和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草案,其中14件已經透過,5件提請本次大會審議,向實現本屆立法目標邁出堅實步伐。長期未能解決的一些立法難點得到妥善解決,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批重要立法專案相繼完成:監督法、企業破產法、修改後的義務教育法等法律頒布實施,物權法草案、企業所得稅法草案提請本次大會審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學實驗中心主任李連達也表示:“這幾年我國的民主法治建設進步明顯,許多問題經政協委員提出提案後,都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重視。”

  代表委員們認為,立法者與群眾之間的良性互動,是確保實現高質量立法的核心動力和基石,必將對中國的發展帶來長久、深遠和積極的影響。

  來自廣東的全國人大代表釋明生表示,強調“開門立法”,使公眾表達中的合理部分,能最終在法律中得以體現,將為法律的順利實施消除潛在障礙,並提升公眾的期盼和信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