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華社:代表委員被緊盯 兩會受外媒更高關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3 11:22:00  



  全國政協委員劉永在3月4日這天就見過近一百名記者,他的秘書也証明這個說法“不夸張”。港澳台和外國記者問劉永好最多的是有關物權法草案的問題。劉永好說,有再多記者問他也會耐心講,因為“這是件好事”。

  全國政協委員詹思祿來北京參加兩會沒兩天,就被路透社記者盯上了。路透社搶在其他媒體之前專訪了這位中國天主教閩東教區主教。他說,中國宗教界是開放的,他可以說他想說的話。

  今年,外國記者關心的問題不僅限於傳統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在江蘇代表團駐地北京五洲大酒店,佐佐木提出了“中國的獨生子女們是不是都被打上‘任性’的烙印”的疑問,他認為這對世界來說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接受採訪的人大代表、江蘇省姜堰市實驗小學副校長樓文英向佐佐木解疑釋惑。從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到社會教育,樓文英用事實告訴日本記者“中國的獨生子女未必都任性”。

  “謝謝你讓我對中國的教育有了更深的瞭解。”採訪結束後佐佐木很友好地與樓文英握了握手。  

  樓文英說,她本來不想接受採訪,因為她覺得外國記者可能總是帶著“有色眼鏡”來看待中國。“現在覺得與他們交流也是一件好事,可以消除誤解。”她說。

  香港《亞洲周刊》記者鄧偉志說,“外國記者的多少也是衡量一個國家開放度的標志。從今年的兩會看,中國正在成為全球記者最嚮往的地方之一。”

  當然,也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似乎還沒做好“準備”,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大代表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如果外國記者提出的問題太尖銳,我可能會拒絕回答。”

  路透社記者韓碧如稱,有人大代表當面拒絕了她的採訪。“不過,我尊重他的選擇,畢竟接不接受採訪是他的權利。”路透社在一篇報道中,對採訪方面的一些安排不足也表示了遺憾。

  彭博新聞社記者鄭天任認為中國放寬外媒來華採訪是好事情,“關鍵還是要看以後怎麼做,怎麼執行,如果報道一些敏感的問題會如何反應。”(來源:新華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