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日報:不知教育和貧窮為何物的“三不政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4 10:05:08  


  中評社香港3月24日電/韓國《朝鮮日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私立大學校長協會22日稱:“(禁止實行入學考試、高中等級制、貢獻入學制的)‘三不政策’是阻礙大學增強競爭力的代表性規章制度,應該予以廢除。”而21日首爾大學長期發展計劃委員會指出:“‘三不政策’是阻擋大學發展的暗礁。”經合組織(OECD)也曾於19日指出:“三不(Three Nots)是明確限制大學獨立性的規章制度。”

  現政權局限在階級與理念的角度看待教育問題。政府認為,特殊目的高中是花費昂貴的學費得到課外輔導的富家子弟主要去的學校,而普通高中是沒有經濟能力接受這種教育的普通人家子弟去的學校,因此要求學校不要將學校之間的能力差距反映在高考中;入學考試則是中產階層以上家庭的子弟能夠通過課外輔導加以應對的考試,只對這些人有利,因此無法容許入學考試制度;而貢獻入學制是專門為富家子弟實施的特惠制度,更加不能容忍。

  社論表示,總統盧武鉉22日說“絕對不能廢除‘三不政策’”,並稱:“能取得當前這種程度的科學技術發展,完全是因為以平均化為根基的公共教育。”那麼,我們建議總統即刻打電話問一問首爾大學,問一問不久前究竟有沒有為選拔能聽懂物理課的理工科新生而實施的考試,而其中是不是科學高中畢業生中有37人合格(共91人),而普通高中畢業生中只有2人合格(共141人)?如果確認這一事實後,總統還能講出上述一番話,我們也無話可說。

  民族史觀高中被主管大學水平測驗AP(大學先修課)考試的美國機關評價為“世界一流水平”的學校。而畢業於該校的學生今年考上首爾大學的只有7人,而考入國外名牌大學的學生卻超過80人。原因是,首爾大學不認可民族史觀高中畢業生的優秀性,導致該校畢業的優秀學生爭相報考國外名牌大學。在這種情況下,還敢說首爾大學是面向世界的大學,這簡直就是空話。

  社論指出,在韓國的大學中,不乏每年報到費超過1000萬韓元的大學。除非是大富大貴的家庭,不然很難負擔這樣的費用。面向因家境不好而無法完成學業的學生頒發獎學金,賦予受大學教育的機會,並配備功能完善的實驗室,避免紙上談兵式教育,這些都需要資金支持。而籌集這些資金便是貢獻入學制的目的所在。現政權的平等主義者們開口閉口高談“平等”,然而卻根本不了解貧困家庭學生實際面臨的困難,由此可見這些人是多麼偽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