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海上導護艇演練 探索提高戰場再生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8 14:16:42  


水兵為艦艇除鏽補漆。(資料圖)
  未來海戰,艦載電子設備是裝備資訊化的重要標誌。他們探索提高戰艦戰場再生能力——

  把搶修高技術“核心裝備”放在首位

  2005年初,在海上執行巡邏任務的某艦雷達出現故障。剛組建的南海艦隊某艦船裝備技術保障大隊奉命前往搶修。情況十萬火急,搶修分隊連夜趕到,沒想到面對錯綜複雜的積體電路板,搶修人員卻“傻了眼”。

  總結失敗教訓,大隊長陳晚華一針見血地指出:未來海戰場,艦載電子設備是裝備資訊化的重要標誌。只有牽住艦載電子設備保障這個“牛鼻子”,將其放在首要位置突出出來,才能贏得主動。

  為提高艦載電子裝備搶修能力,該大隊引入崗位考核制度,並選送500多人(次)外出進修學習,著力培養一批專家型艦載電子裝備技術骨幹;組建艦載電子專家小組,開設專家熱線,建立專家維修網頁和常見故障資料系統。

  人才有了,搶修裝備的硬體建設也要跟上。針對艦載電子設備易發故障的特點,該大隊在上級支持下先後建起了艦載跟蹤雷達、綜合導航儀等7條專業電子設備修理線。

  前不久,某護衛艦艦載指揮儀出現故障。接到搶修指令後,該大隊電子修理中隊迅速趕赴現場展開作業,在風浪中用了不到兩小時就排除了故障。

  未來海戰,“三非”是戰場打擊的重要特徵。他們探索提高戰艦戰場再生能力——

  多種手段應對複雜戰損課題

  未來海戰具有“非對稱性、非接觸性、非線性”的特點。隨著打擊形式的多樣化,戰艦毀損程度也會不斷升級。如何適應未來海戰需要、解決複雜戰損課題,是艦船裝備保障面臨的巨大挑戰。

  一次海上演練,某導護艇突遭“敵”導彈攻擊,多處受損,急需更換備件。要在陸地,這很簡單,到倉庫拿來換上就行了。可演練現場距離保障岸基數百海裏,技術人員無法上艇實施搶修,只能望海興歎。不得已,該導護艇只好退出“戰鬥”。

  總結會上,該大隊黨委“一班人”形成共識:“未來海戰中,作戰艦船對裝備保障依賴性增大,裝備保障兵力必須主動跟進、伴隨行動。”

  2006年5月,一套由指揮、航海、電子等14個“方艙”組成的流動“軍艦醫院”設備下發該大隊。為了提升戰時保障能力,他們主動聯合勤務船、登陸艦部隊,將保障“方艙”開上艦船,伴隨作戰編隊在海上進行保障。

  他們還依託保障“方艙”,創新保障手段,廣泛開展應對“三非”戰場打擊手段的保障課題演練。針對某新型導彈快艇防空能力弱的特點,他們將遭空襲後的船體切割作為重點保障內容;針對某新型驅逐艦水下防護課題,他們利用水下機器人、攝像機等,探索水下探視故障診斷作業的新方法。

  去年底的一場實兵演練中,某導護艇機艙“戰損”進水。該大隊立即從“方艙”中取出衝鋒舟、電焊機等相關修理器材,採用自創的“方箱焊接法”排除了險情。

  未來海戰,基本作戰形式是一體化聯合作戰。他們探索提高戰艦戰場再生能力——

  融入一體化指揮網路提高保障力

  武器裝備科技含量越高,對技術保障的依賴性越強。一體化聯合作戰的未來海戰,把擔負裝備技術保障的大隊官兵從幕後推到了戰地前沿。

  去年10月,上級組織實兵演練。該大隊將野戰修理所從千里之外的基地搬到了距離作戰海區僅數10公里的某隱蔽地域。一切準備工作就緒了,但直到“戰鬥”結束,他們也沒有接到一項裝備技術保障指令……原來,野戰修理所與前線指揮部的遠端系統連接不暢,造成資訊堵塞,指令無法傳輸。

  提起這段“走麥城”的經歷,大隊陳疆岳政委深有感觸地說:“未來海戰,基本作戰形式是一體化聯合作戰;一體化聯合作戰,需要裝備保障融入一體化指揮網路,提高保障能力。”演練結束當天,大隊黨委重新審視部隊使命任務,把保障的目光向聯合作戰的需求聚焦。

  在保障基地的統一規劃設計下,新的資訊化保障網路開始建設,大隊及時找准一體化保障的弱項和缺項,大力加強針對性訓練。

  去年,上級在基地千餘公里外的某海島組織演練,大隊充分發揮應急保障“方艙”資訊化遠端診斷的功能,將現場故障情況及時回饋到後方指揮所,後方指揮所組織裝備維修專家研究,將維修方案及時傳遞到搶修現場,戰地保障效率大大提高。

  近年來,大隊還與駐地有關修船廠進行了協作,在修理任務上進行整合,在設備資源上實現共用,形成了資源分享、技術協作的軍民一體化保障體系,有力地促進了保障任務的完成。

  抓住戰鬥力生成的重要環節

  第四次中東戰爭,阿以雙方戰前投入坦克數量分別為4500輛和2000輛。阿方由於裝備技術保障跟不上,近1500輛坦克由於戰損而丟棄。以方則依靠有力的戰場搶修,不僅修復了自己戰損的坦克400餘輛,還修復了阿方遺棄的坦克800余輛,創造了戰爭史上坦克越打越多的“奇跡”。

  這個經典戰例告訴我們:戰場再生能力的強弱,關係到部隊的持續作戰能力,甚至決定著戰爭最終的勝負。未來資訊化戰爭是高強度、高消耗的對抗,作為戰鬥力生成的重要環節,如何提高戰場再生能力,讓裝備在資訊化戰場上“起死回生”,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南海艦隊某艦船裝備技術保障大隊積極探索提高戰艦戰場再生能力的做法,值得肯定和關注。(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