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報:王金平設計馬英九?已不言自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09 12:47:26  


  中評社香港4月9日電/美國《世界日報》發表社評說,馬英九最近在態勢上有了明確的調整,一是義無反顧地聲言競選到底;二是針對王馬之爭,公開邀請馬王配。然而才喊出馬王配,王金平即聲明不參加國民黨大選提名初選,同時意味並不接受馬王配。馬英九單方面喊出馬王配,固接近打鴨子上架,但就馬英九個人言,也不無退讓之意。然而正如王金平所言,馬英九官司纏身,明指馬英九不適合代表國民黨參選。王金平更厲害的一記是表明馬英九代表少數外省菁英參選,大有在藍營內先來一趟民粹以爭高下的況味。走到這個地步,國民黨已再次瀕於分裂危機。 

  社評說,然而馬英九官司纏身,就無法參選嗎,就會遭選民唾棄嗎?這是藍營的論調還是綠營的論調?綠營所以處心積慮起訴馬英九者,無非在破壞馬英九的形象,可以繼續問的是:何以綠營不對付王金平,卻全力以赴地對付馬英九?答案很簡單,王金平根本不堪一擊,更無能耐吸引綠營選票。馬英九則不同,放眼今天藍營能爭取綠營選票者,不能不推馬英九為首選,而且是全面性的具有吸引力。依媒體最新的民意調查,馬英九就算支持度降低,也還遠遠領先民進黨的蘇貞昌或謝長廷,至於王金平,就更非對手了。 

  是以綠營在戰略上不能不無所不用其極地向馬英九發動攻勢,不擇手段地意圖在馬英九身上“下藥”,以期擋住馬英九超人氣的吸票能耐。再看馬英九和郝龍斌兩人參選台北市長得票的懸殊落差,即知馬英九的威力何在,綠營當然更看在眼底。是以綠營之於馬英九的最高選擇,也是最高戰略設定就是不讓馬英九有機會參選。從這裡也可以看到綠營的邏輯,馬英九會勝選,馬英九是國民黨員,所以不能讓國民黨提名馬英九參選。同理,馬英九是清白的,所以不能讓馬英九清白;以此類推,指馬英九不是台灣人,皆屬之。 

  社評指出,再比對王金平的說詞,要國民黨正視“少數族群的政治菁英,是否適合統治多數族群”的問題,否則將直接影響“立委”及大選的成敗。加上王金平過去就曾說過的“北藍南綠”的投票現象,而民進黨又刻意炒作“去蔣化”,明指馬英九參選,省籍對立可能更加惡化。最後暗示官司纏身的馬英九不是沒有可能身陷囹圄,國民黨若無相對的危機處理機制,屆時可能就無法處理馬英九喪失參選資格的危機。這些話看似非常中肯,但打馬也算無所不用其極,和綠營邏輯和戰略設定如出一轍。 

  再者,王金平聲稱國民黨的初選不公平,是為某人量身打造的,所以退出初選,又要國民黨設立危機處理機制,要設想馬英九無法參選的情況。這已接近公然要求為王金平量身打造參選機會,換言之,馬與誰搭檔參選是一回事,但必要由王金平另組搭檔備用。此議若果成立,接下來的局面可以想像國民黨內必然裂解,至少會形成黨內兩組搭檔的競爭,在“各為其主”的情況下,王派人馬必然會在大選前不斷演出危機處理的討論,必然會呼應一審或二審判決有罪的現實要求馬英九退出大選。而且要在大選正式開跑前退出,以免國民黨被拖累。 

  社評認為,而且有理由相信,如何建立大選前的危機處理機制,會是接下來就要上場的黨主席選舉當中的重要論辯話題。此事愈討論就愈有可能形成一個刻板印象,即黨內也認為情勢岌岌可危,不能因馬英九缺席,國民黨也得跟著缺席。更何況王金平還有馬英九缺乏的優勢,例如省籍和出身南部等,或許王金平的長袖善舞和呼風喚雨也非馬英九所能望其項背。 

  解讀王金平的政治語言,可謂“以敵為師”,專就綠營對付馬英九的思維和策略放大處理,設想不能不謂周到之至。這究竟是要為馬英九解圍還是設計馬英九,其實已不言自明。這正是一個裂解的國民黨和不成形的馬王配最具體的寫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