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報:武器只進口不創新,將不堪一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0 17:42:42  


  回味歷史的每一個細節,不經意間,你都會從中得到若干啟示。
  
  在1982年馬島戰爭中,阿根廷空軍使用“飛魚”導彈曾重創英國軍艦。但法國在英國的要求下,將“飛魚”導彈的性能參數全盤告知英國,英軍得以採取針對性措施,從而使得阿根廷空軍後來的作戰效果大大削弱。不僅如此,法國還中止了對阿根廷的導彈供應,使得阿根廷空軍的飛機無彈可投。
  
  “飛魚”導彈事件給我們的教訓極為深刻: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武器裝備依靠進口,一味“拿來”,只能受制於人,靠外國技術創新成果支撐的國防註定不堪一擊。
  
  聯想到我軍資訊化建設,在經驗不多、成果較少的情況下,把外軍已經完善成熟的技術和裝備成果“拿來”為我所用,在短時間內不失為一條捷徑。這樣做,不但能夠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能夠縮短戰鬥力生成的週期。
  
  可是,“拿來主義”不是機械地照搬照套,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所取捨,有所創新。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一概“拿來”,結果會重蹈覆轍。我們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這個靈魂,要在引進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和成功經驗的過程中邊引進、邊摸索、邊學習,最終與國情軍情有機融合,以實現真正的跨越。如果在引進的過程中只“借”不“鑒”、抑或只模仿不創新,則很容易受制於人,形成對先發國家的依賴。
  
  隨著高新裝備的迅猛發展,高端技術“黑匣子”、生產工藝“金剛鑽”等“門檻”越來越高,但凡最先進的軍事高科技,總是被列為秘中之秘。真正的核心技術幾乎無從引進,即使是“拿來”了,也難以全盤引進先進武器裝備的整體系統。可見,從長遠和戰略角度來看,關乎國家安全、軍隊發展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我軍資訊化建設,必須依靠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我們一定要記住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中的那句話:“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