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文章:草山這把火 可以說扁蘇點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1 14:16:41  


  中評社香港4月11日電/聯合報今天發文字工作者高源流的文章說,草山行館經有關單位鑑識,昨天確認是遭到縱火。未來,台灣的歷史不論是由藍的或者綠的著筆,都會將這把火的遠因記到陳水扁、蘇貞昌為首的政府頭上,告訴後來的人,為政者搞去蔣化,捅族群對立的蜂窩,把原來平平靜靜的台灣,弄得遍地烽火,人民相互仇視、對抗。

  文章說,自從紅衫軍集聚嗆扁下台之後,軍政大權在握的陳水扁不知自我檢討,反過來像是劣行被揭發而腦羞成怒的莽夫,不計周遭生民的安危死活,處處走極端,先是推動台灣正名,說台灣要獨立,接著又大搞去中國化、去蔣化。

  蔣介石獨裁專政期間,在民間各地普設銅像,以中正為主要道路命名的作法,固然不妥,應受非議,但是,這個威權時代的種種,即使是白色恐怖,個人神化或崇拜,也都是台灣歷史相當重要的一部分,予以保存,也正可以供後人了解,台灣曾經走過這段日子,並且警惕掌權者,搞個人崇拜的結果。

  說真格的,陳水扁、蘇貞昌等民進黨領導人物如果因為認定蔣介石是獨裁者,是二二八元凶,而全面推動去蔣化,要拆除有關蔣介石的文物,那麼,台灣要讓他們拆的文物可多了。

  如果要拆,首先要拆的是陳水扁現在上班的“總統府”,和他招待“國賓”的台北賓館。因為這兩處館址都是日本殖民台灣、奴役台灣人民的最高象徵。如果要正名,應該先把陳水扁弄的福爾摩沙基金會改名,因為福爾摩沙這句話,是西方殖民主義時期洋人為台灣取的洋名。

  問題是,這裡拆,那裡改名的結果是什麼?台灣的歷史被寸寸段段切割、抹消,台灣的傳統、歷史文物、建築都被選擇性的拆除了,後人看到的,將只是陳水扁、蘇貞昌政府文革後殘留及新建的文物及建築。

  文章說,草山行館被縱火燒燬,可以說是陳蘇政權激化台灣族群對立的後遺症之一,更可能只是一連串毀損台灣歷史文物的先頭火,這整個已被燒得灰黑的場址,很值得保留給後人省思。如果有人要為這個場址立碑紀念,我會寫下這樣的碑文:是誰放的火不重要,重要的是陳水扁、蘇貞昌點了這把火。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