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報:台灣大學畢業生的悲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9 11:49:25  


  中評社香港4月19日電/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剛踏出大學校門進入社會就業的“新鮮人”,每月平均所得只有新台幣二萬一到二萬三。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透視集”今日刊登文章說,以台灣目前的生活水準,拿這樣的薪資,只可以勉強作到“修身”;想要“齊家”,恐怕得另外找一份“外快”。 

  從人力市場的供求關係看問題,大學生認為畢業後找工作賺的錢,少到不足以“養家糊口”,難免會興起“讀書無用論”的感嘆;另一方面,許多徵才機構卻抱怨,目前的社會新鮮人,雖擁有大學學士頭銜,但所學難以致用,不能應付現代社會的急速變遷和挑戰。例如,調查顯示,今天台灣的企業不僅要求員工吃苦耐勞,以及扮演專才的角色;也希望他們能融會貫通,具有跨領域的能力。遺憾的是,今天的大學教育重量不重質,根本無法培養出這樣的人才。因此調查指出,台灣有五分之一的企業,在徵求時會優先起用“碩士”學位者。

  高等教育是培養政府人力資源的搖籃,今天台灣大學畢業生對失業和薪資萎縮感到悲哀,我們也為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感到悲哀。最近,主持台灣教育工作的政府大員,不僅其個人的言行屢生爭議,他在“國會”中那副咄咄逼人的表現,也對莘莘學子作了錯誤的教育示範。我們認為,無論是“一綱一本”或“一綱多本”,如果接受大學教育的結果,連最起碼的生活條件都無法取得,那麼,這樣的辯論有何意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