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報:進軍太空可獲取資源、搶佔信息戰制高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26 09:26:48  


中國太空人出太空艙活動模擬圖。
  從遠古時代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第一個進入太空,人類對神秘太空的好奇和探索從未停止過。進入新世紀以來,美國又提出要重返月球、實施登陸火星的新太空計劃,力圖“控制空間”。可以預料,世界各國在空間領域的競爭必將更加激烈。

  進軍太空是彰顯綜合國力的需要。空間技術是高度綜合的現代科學技術,代表著國家科學技術研究的最高水準;這項世界上最昂貴的科學技術,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和強勁的科技能力是不可能發展的。

  進軍太空是獲取太空資源的需要。廣袤的太空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各種資源。如不可多得的微重力環境資源。在距地面100公里以上的高度是“真空地帶”,這種空間高真空狀態無邊無際,且相對於地面純淨無污染。在此環境中進行生物材料加工,可分離出在地面上很難分離的哺乳動物細胞和蛋白質,並且純度可比地面分離高出4至5倍。

  此外,在微重力狀態中的物體重量,只有地面的十萬分之一乃至百萬分之一,物體可懸浮空中漂忽不定。在這種環境作用下,製造的半導體材料、特種合金、藥品、光學材料及植物育種,其產品性能是地面生產的品質無以比擬的。

  進軍太空是搶佔信息戰制高點的需要。在太空探測系統和預警系統的嚴密監視下,任何重大的軍事活動要想不被發現很難。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中,美軍及其盟國的軍事情報70%-90%是由太空偵察系統獲得的。部署在太空的各型衛星不僅實現了戰場信息的即時傳輸,而且實現了信息向作戰能力的迅速轉化。

  進軍太空對發展中國家機遇和挑戰並存。發展中國家由於自身實力的限制,不可能全面發展科學技術,只能從實際出發,選擇優先發展的重點。利用空間技術則是發展中國家接近發達國家技術水準、發展經濟的一條捷徑,它可以超越先進國家經歷過的傳統技術發展階段,這已在包括中國、印度和巴西在內的許多國家中得到了驗證。(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