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聯合早報:楊上李下,漫談中國外長易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5 13:15:20  


李肇星的最大特點是以一個平民外長姿態出現,到處講“愛祖國、愛人民”。(中評社圖)
  中評社香港5月5日電/華府中國論壇社社長陳有為(華盛頓)今日在新加坡聯合早報今日撰文指出,楊潔篪接替李肇星為外交部長,引起中外媒體的議論和揣測。有的以為楊上李下,含有某種外人所不瞭解的因素,其實不然。 
  
  李卸任早定,因為正部級官員任期年限是65歲,1940年出生的他已超齡一年多。他本應安排在今年3月間的全國人大後卸任,可能出於要與其他部長人選共進退的原因而推遲了。李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其後繼者“各方面的水準都比我高”。這種自謙之詞,預示了人事異動的即將到來。 

李肇星性格直率作風樸實 
  
  從1977年當上新聞司科長到2007年卸任外交部長,李肇星的仕途可說一帆風順。雖然先後輔佐江澤民與胡錦濤,“一僕二主”,但皆受重用。 
  
  李得到江的賞識,不僅是因為在對美外交上有作為,而且傳聞在江訪美時,李肇星向他推薦了恩格斯1888年所寫的訪美印象文章,其中提到美國“這個新世界是由現代人在處女地上重新建立起來的”,美國人“具有偉大民族的良好品質和素質”。這篇文章後來成為江確立“三個代表”思想的重要參考。如果屬實,李無疑立了一功。 
  
  李肇星的外交生涯從非洲開始,繼而轉向新聞發言人,再轉向聯合國與美國。他當了三年副部長後出任駐美大使,當了三年大使後又當三年部長,積累了豐富的外交經驗,為外交事業盡了努力。 

  文章指出,李肇星的最大特點是以一個平民外長姿態出現,到處講“愛祖國、愛人民”。他是中國外長中講愛國講得最多的人,也是第一個使外交部實行對外開放的部長。他在自己的辦公室內接待青年學生,跟公眾進行零距離接觸,由此而使人們減少了外交的神秘感。 
  
  在歷任外長中,陳毅與喬冠華是個性比較張揚的人。曾記否,陳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大聲宣告,中國不怕美帝、蘇修、日本、印度一起來進攻中國。喬冠華在聯大會議上也屢次慷慨陳詞,嚴斥莫斯科與華盛頓的強權政治。這種張揚,是不畏強權的表現,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豪邁氣概。

  但在致力於“和平發展與合作”的後冷戰時代,李肇星的張揚外交似乎引來不少非議,說他“性情粗暴”,慣用“鋼嘴鐵牙”來斥責外交對手,或嚴詞訓斥不識相的記者。 
  
  其實,外交有時需要張揚,有時則需守拙。作為一個外交家,張揚與內斂是同樣重要的。胸中自有雄兵百萬,氣定神閑而不怒形於色,令人捉摸不透,那就更顯出頂天立地的英雄本色。在這方面,周恩來可以說是最完美的典範。無論面臨什麼樣的危難局面,他都能胸有成竹,應付自如,準備最壞的,爭取最好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