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華法案》125周年 華人地位待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6 09:45:11  


當年為了抗議美國的排華法案,正在進行歐美之行的飽受國人詬病的李鴻章甚至寧願選擇經加拿大而非美國西國。李說:排華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
  中評社香港5月6日電/5月6日是美國《排華法案》通過125周年。當年這個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法案,讓無數在美華人蒙受苦難、屈辱。時光流轉,今日華人在美國的地位已非昔日可比;但談起百年排華史,美國華裔官員和知名學者仍感慨萬千。

  據美國僑報報導, 勞工部華裔副部長莫天成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年認為來自中國的廉價勞工搶走了美國人的工作,美國國會通過了排華法案。這一法案對中國人極其嚴苛,比如,中國人沒有法律保護,在街上被人揍一頓、東西被人偷,員警不會來處理,在美國不能擁有自己的土地房產,不可以成為公民,離開了美國不可以再回來。

  “當時有一個流行俚語叫做‘慢船去中國’(Slow boat to China),講述西海岸的美國人對搶走工作的華人極其憎恨,一些人甚至把華人抓起來後,直接推到船上、運回中國”。莫天成表示,當時華人勞工問題比較嚴重的是俄勒岡、西雅圖以及加州等地。而百年之後,俄勒岡州有了自己的華裔聯邦眾議員、華盛頓州有了華裔的州長,《排華法案》因勞工出問題而起,而如今勞工部擁有兩名華裔部長,這些都是令人感慨的變遷。

  《海外排華百年史》一書的作者、美國著名華僑史學家沈己堯教授在接受本報的專訪時則表示,雖然華人在美國的地位已經今非昔比,但今天的人們依然應紀念《排華法案》通過的日子,因為沒有反思和紀念,就沒有進步,正是在美華人經歷了種種苦難,才會奮起直追、努力地爭取自身權益,成就今日的地位。

  沈己堯教授說,美國的《排華法案》出爐後,還帶動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三個英聯邦國家的效仿,相繼通過對華人嚴苛的移民法。二戰勝利後,鑒於中國打敗日本有功,羅斯福總統1946年特地下令廢除《排華法案》,但依舊只允許每年有105人移民美國。這一配額直至1965年後才增加為2萬名。

  “需要修鐵路時就用你一下,修完了就不要你了”。”沈己堯說,這就是當年華人悲慘的寫照,所以,“只要國家富強就不會受歧視,也不一定要來美國找飯吃”。不過,對於美國政府是否應效仿加拿大政府對《排華法案》道歉,專家和政府官員顯然意見不一。莫天成告訴本報記者,對於是否道歉每個人的意見可能有所不同,但如果有選擇,是要道歉還是要投資將來,自己會選擇投資將來。

  沈己堯教授對此則表示,美國政府不僅應該就《排華法案》等對華人造成的傷害道歉,還應進行賠償。據悉,沈已堯不僅向美國政府發出道歉的政治訴求,還呼籲在美華人積極組團遊說,要求美國政府就這一法案道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