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文章:只有王馬配,國民黨才能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7 11:37:04  


  中評社香港5月7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發表署名評論文章,指出國民黨正緊鑼密鼓地爲2008年大選作好準備,馬英九已獲得提名。藍營現在一般的看法似乎是主張“馬王配”。然而,在我看來,國民黨的候選人不應該是“馬王配”,最好的選擇應該是“王馬配”,即以王金平爲主,搭配馬英九展開“總統爭奪戰”。

  作者分析,馬英九不適合當“總統候選人”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如果說在兩蔣時代外省人是台灣政治的主導力量,選擇李登輝爲副手意味著蔣經國已經認識到本省人代替外省人將是大勢所趨。而經過李登輝12年的經營,以2000年大選爲分界綫,外省人當選台灣最高行政領導人的可能性已經不復存在,因爲占選民大多數的本省人在心理上已經不易接受外省人當“總統”。 

  “不接受非主要族群人物爲最高行政領導人”具有普適性,尤其是考慮到台灣族群對立的政治現實,更難以衝破這一“規律”。 

  二、馬英九缺乏應對現階段台灣政治所需要的技巧和能力。20年後的台灣可能需要馬英九這樣的政治人物,而對現階段的台灣來說,圓熟的政治手腕是贏得政治游戲的必要條件,在這一點上,馬英九既不如“八方美人”王金平,也不如當了25年國民黨中常委的吳伯雄。 

  溫文儒雅的小馬哥這兩年給人的印象是:長於明哲保身,却不善於縱橫捭闔,對於危機的處理多有進退失據之處。在這方面,馬英九與連戰具有共性。面對“很會拼選舉”的民進黨,國民黨必須充分利用王金平的政治智慧來加以制衡。 

  三、如果法院初審判定馬英九有罪,國民黨將極爲被動。即使終審判决不同於初審,大選中的選票流失已經難以挽回(高雄“市長”選舉中國民黨已經嘗過這種苦頭)。從既往的幾次選舉看,這些流失的票可能會影響到最後的選舉結果。 

  作者分析,那麽,王馬配的優點是什麽呢? 
   
  一、王金平本省南部人的身份,不但會有效防止民進黨打“本土牌”與抹紅泛藍候選人,也能較好克服國民黨在台灣南部相對較弱的支持度。 

  二、國民黨在北部的優勢能够繼續保持。馬英九的“明星效應”依然可以發揮作用,而他即使初審被判有罪,對泛藍陣營的衝擊也將弱化。必要時王金平可以另選副手。 

  三、王金平圓熟的政治手腕不但有利於協調各方關係,對於處理危機事務也將起到重要作用,從而改變連戰—馬英九時期國民黨在危機面前拙於應對的局面。這一點對於現階段的台灣選舉具有特別的意義。 

  四、與綠營四大天王普遍的台獨立場相比,王金平的模糊立場能被更多的選民接受。多數選民幷不希望現在就冒著台獨所帶來的風險。“維持現狀”是大多數選民的選項。王金平的性格特徵决定了選民的偏好就是他采取的立場。而“維持現狀”的立場也能爲大陸所接受,大陸可能會配合出臺一些政策以利於提高泛藍候選人的支持率。 

  五、連戰對於國民黨仍有相當的影響力,他對王金平的偏好將有利於促成國民黨推出“王馬配”的候選人。 

  現在的問題是,馬英九對自己仍有過高的評估,國民黨內的領導層也過於偏愛小馬哥。須知,馬英九現在的高民望幷不等於選舉中的高支持率,更不等於勝利。宋楚瑜和吳伯雄都有過這方面的教訓。國民黨高層偏愛馬英九以至有心修改黨章中的排黑條款,目的太過昭然。 

  如果國民黨不想繼續分裂、如果國民黨希望未來繼續贏得“執政”機會,就應該確定一些推選候選人的原則,而不能“度身定做”特定條款。領導層還應該說服黨員推舉符合大勢、更可能贏得“大選”的候選人,而不宜以“黨員結構”爲由,推舉前途未蔔、勝算不大的馬英九爲“總統”候選人。 

  總之,就本届“大選”而言,王金平是比馬英九更合適的人選。馬英九與國民黨高層如果意識不到這一點,很可能仍會輸掉2008年選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