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澳報:蘇游張都難為謝長廷選情加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14 11:48:04  


  中評社香港5月14日電/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蘇貞昌在登記參加民進黨“總統”初選後,他的幕僚團隊有兩種意見正面交鋒:其中一派主張他立即辭去“行政院長”,以免被其競爭對手藉此攻擊他“政策買票”,不利於選情;另一派則主張“帶職參選”,認為確有必要充分運用“行政院”的行政資源,以為其選情“加分”。蘇貞昌經過評估,接受了後一派的意見。不過,他也來個“中間落墨”:倘若贏得了“總統”初選,他即辭去“行政院長”。亦即避免在與馬英九的正式對撼中,被對手抨擊自己為“政策賄選”。由此顯見,蘇貞昌雖然頗為顧忌正式參選“總統”選舉時的“帶職參選”問題,但對於黨內初選,他還是較有自信的。

  文章表示,按照蘇貞昌的邏輯,他是在“初選”出線後,才辭去“行政院長”,亦即他壓根兒就沒有想到初選即會敗走麥城,因而也就無須為參加初選失敗後將如何處置“行政院長職務”問題籌謀,但終究他還是在人們跌了一地玻璃碎之下飲恨敗選了。經過幾日沉潛,他終以“勝選就辭職”的模式,決定敗選同樣也主動辭職。

  這就使人頓生“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之慨嘆。--既然無論是勝選還是敗選,都必須辭去“行政院長”,那就倒不如當初在登記參加黨內初選時,就干脆宣佈辭職?或許,他一早辭去“行政院長”,在初選中就較能掌握選戰的主動權,既不用窮於應付黨內競爭對手頻密射來的“政策買票”之明槍暗箭,也不會為了急於出政績而發生那麼多的行政失誤。說不好,還真的有利於他吸收淺綠或中間黨員的選票,說不準在初選中出線的,是他蘇貞昌而不是謝長廷。

  關於蘇貞昌宣佈辭職的原因,眾說紛紜,甚至觀點相反的評論都有。但若以蘇貞昌自己那句“蹲下,是為了更好地躍起”的名言觀察,他的辭職,可能是為了韜光養晦,等待時機,好對謝長廷實行取以代之。因此可以說,蘇貞昌是民進黨內的“王金平”。

  文章稱,實際上,謝長廷所捲入的幾宗弊案,性質比馬英九“特支費案”的“案情”,還要嚴重得多。至少,正如蘇貞昌所言,“特支費案”是“歷史共業”,許多檢察官對北檢署起訴馬英九表示不以為然,連承辦該案的檢察官在起訴書中對馬英九也並不求刑,而且還要求法官予以輕判。但謝長廷所捲入的幾宗案子,卻是實打實的“鐵案”,如進入司法程序,謝長廷隨時有被重判的可能。屆時,倘以王金平“以拖待變”的模式,在黨員投票中獲第二高票的蘇貞昌,就將會獲得“取代”謝長廷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的機會。

  這個分析,符合蘇貞昌“蹲下,是為了更好地躍起”的處世原則和謀略。不過,無論是他自己主動辭職,還是謝長廷向陳水扁提出要求他辭職,他的辭職從另一角度看,確能為謝長廷出戰“總統”選舉獲得“行政院”的行政資源奧援。實際上,在初選中,謝長廷及其團隊曾激烈批評蘇貞昌是“政策買票”;但如果初選後蘇貞昌仍在位,謝長廷要求其作行政支援,豈非又同樣是“政策買票”?何況,他實施“政策買票”所作出的各種承諾,與謝長廷的競選口號也並非一致。如果蘇貞昌仍有所堅持,豈非 是要與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打對台”?因此,蘇貞昌的辭職,在客觀上為謝長廷提供了一個較無障礙的行政環境,而不用提防蘇貞昌與之唱對台戲。

  文章指出,與之相比,游錫堃就相當討嫌。實際上,在初選過程中,游錫堃就起勁攻擊謝長廷的“憲法一中”、“和解共生”等主張,並提出要推出《正常國家決議文》,以取代《台灣前途決議文》。而謝長廷則強調《台灣前途決議文》決不能廢止。

  在初選結束後,這種爭論本應告一段落。但游錫堃卻將之當真,竟然轉動民進黨中央的黨機器,進行《正常國家決議文》的研擬工作,這就給謝長廷的選戰帶來極大的干擾。謝長廷作為直接參選者,當然是希望能攫取到最多的選票,因而競選綱領仍然必須是屬於“新中間路線”的。而作為黨務操作者的游錫堃,卻毫無體諒到謝長廷的感受,繼續推出與謝長廷競選綱領相反的口號,這擺明就是要向謝長廷“拆爛烏”。此人的個人政治品質如何,從中可見一斑。

  文章假設如果是由游錫堃接任“行政院長”,雖然不能再操縱黨機器搞甚麼《正常國家決議文》,但同樣地,他在“行政院”的決策上,也未必能配合謝長廷的競選綱領。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謝長廷主張“三通”、開放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等,而游錫堃的立場態度卻與之相反,無法配合謝長廷的競選綱領。

  傳說中的張俊雄則是另一種類型的“不配合”。本來,張俊雄未有介入這場“總統”初選,因而沒有選舉恩怨,更沒有初選的“政策口水戰”。或許,以張俊雄的較為敦厚、隨和性格,他將會配合謝長廷的選戰節拍,推出“行政大包”的。

  但問題是,張俊雄曾是泛藍極為仇視的“行政院長”。--當年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連戰剛與陳水扁會面,陳水扁當面承諾續建“核四”,但轉眼間,連戰前腳才邁出“總統府”大門,張俊雄後腳卻就在另一個場合宣佈停建“核四”,狠狠地刮了連戰的一巴掌。再加上張俊雄上台後,股市猛跌,經濟低迷,造成台灣經濟發展五十年來最低的負二點一八成長率。為此,藍軍曾在“立法院”發起“倒閣案”。此即是藍綠惡鬥的濫觴。因此,陳水扁如是委任張俊雄,恐怕又將挑起藍軍的新仇舊恨,這對謝長廷吸引中間及淺藍選票,也是極為不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