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國民黨要走出一條新本土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26 16:33:03  


  中評社香港5月26日電/聯合晚報今天發表社論說,每個政黨,都有自己的包袱,這是事實,民進黨如此,國民黨亦然。然而,當一個政黨面對發展瓶頸,想有所突破之際,它卻得“勇敢而聰明”的迎戰自己的包袱,重新定位路線與策略。

  正因先前沒這樣的認識,英國工黨老是被撒切爾夫人領軍的保守黨,打得潰不成軍,連續十幾年沾不到中央執政的邊。同樣的,正由於湯尼布萊爾看到死守教條的工黨困境,才跳出來引領新工黨路線的召喚,打出工黨執政十年的新天地。

  社論說,以工黨為例,國民黨的困境很清楚,百年政黨問題不少,但放在“台灣脈絡”裡看,這政黨怎麼瞧,“台灣味”都顯不足,顯然是一大麻煩。問題其實不在馬英九是外省人,若真的只從外在籍貫來定位,那國民黨即使改黨章、修路線,也別想贏。連戰不是本省籍嗎,不照樣被民進黨打成不愛台灣?所以籍貫不是問題,愛不愛台灣又成為“民進黨專利”,如此一來,國民黨豈不陷入改也尷尬、不改也尷尬的新困境嗎?目前黨中央的“去統加台灣”改黨章爭議,處境正是如此。

  這問題,要如何解?若只從不同選區的“立委”意見下手,那絕對是治絲而棼,見樹不見林。重點應該在,台灣整體的氛圍是什麼?台灣政治的內在DNA又是什麼?毫無疑問,越來越多的民意,認同台灣,認同台灣是二千三百萬人安身立命之地,這就是台灣政治的DNA。不確定這認知,就搞不清楚主流選民在哪裡!

  社論說,這樣講,難道就意味了跟民進黨沒區別嗎?錯了。這區別可大了,大到足以讓國民黨在“台灣DNA”的血液裡,走出另一條與民進黨不同的本土路線。

  民進黨一路壓著國民黨打,就是欺負國民黨“不敢大聲愛台灣”。但民進黨也把這訴求玩進了死胡同,越走越偏,偏到連黨內一向獨派的新潮流系,都被打成“不愛台灣”。國民黨無需跟民進黨搶“愛台灣的神主牌”,(說真的,想搶也搶不過啦),可是國民黨卻應把這“台灣DNA”徹底融入自己的體質內,然後據以推陳出新,發展另一套可供選民抉擇的“新台灣論述”、“新本土主義”。這論述與主義,要比民進黨的偏狹台獨路線,更寬容、更多元。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