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扶貧委會謝幕,社企前路難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02 10:34:26  


  中評社香港6月2日電/扶貧委員會在昨日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後宣布結束。

  香港大公報今日刊登社論指出,兩年多以來,對扶貧委員會的工作,反應可說毀譽參半,近日就有輿論文章猛烈抨擊該會除了為高官製造升職機會外,餘者可說一事無成,什麼交通津貼、兒童課餘活動津貼也只是“唔湯唔水”,貧窮家庭並未普遍受惠。

  看來,對扶貧委員會的工作,實無苛責的必要。貧窮問題的形成不自一日始,扶貧自亦非區區三兩年便可建殊功。扶貧委員會成立兩年多以來,起碼喚起了社會對貧窮問題的更大關注,也算是一“功”吧。

  事實是,未來在特區政府的施政中,扶貧將會成為一項重點,特首曾蔭權早在其競選連任宣言中亦已將“創造就業助扶貧”列為未來施政的五大主題之一。

  “宣言”中提到:本港整體經濟狀況雖有改善,但低收入家庭的問題仍然存在;過去十年,每月入息不足六千元的家庭比例由百分之十三上升至百分之二十二,增加了五十萬戶。另一方面,貧富差距正在拉大,而貧困亦衍生出更多的家庭暴力、問題青少年、單親家庭等社會問題。

  社論表示,貧窮問題必須得到較好解決,否則,經濟發展步伐固然會受到影響,和諧社會的構建亦無從談起,任何一個負責任政府都不會對此聽之任之,不採取積極有效的對策。但也正如剛卸任的扶貧委員會成員、科大教授陳家強所言,近年全球各國政府都在費盡心思制定扶貧政策,希望解決貧窮問題,但收效都微乎其微,執行起來也困難重重。

  香港的貧窮問題,表面看來並不如一些亞洲鄰近國家、地區般嚴重;香港的貧窮問題並未對社會構成重大威脅,實緣於社會福利制度包括綜援和免費醫療在起著“補底”的作用。未來隨著人口結構老齡化、醫療實施融資新方案,問題有可能激化,而越來越沉重的社會福利支出也已經令到政府和市民不勝負荷。

  因此,特首曾蔭權強調以社會企業作為未來扶貧工作的重點,以協助創業就業、自力更生代替“派錢”,應該說是一個有遠見的做法。

  但成立社會企業的想法雖好,實行起來卻絕非易事,一需要社區機構協助推動,二需要商界接納支持,三更需要受助者自己肯行出這一步,由一個純粹的受助人變成“自助助人”,而其間政府又不可以作出過多的介入,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現階段已成立的社會企業,據說已有二百家,包括為一些學校、老人院舍等提供買菜洗菜、往返接送以及平安鐘等服務,但規模一般都較小,距離可協助更多人士脫貧的理想目標仍十分遙遠。

  看來,社會企業扶貧是一個好的目標,但目前各方面包括社會民眾、各行各業以至貧困人士自己,都未十分清楚和接受這個概念,要達到立竿見影、遍地開花,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行。政府有關部門需要做更多宣傳、推行的工作,務求令社會企業的名稱傳開去,是當務之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