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霸權,美軍對自己很刻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08 09:52:59  


美國F-22A“猛禽”自問世以來被外界傳為當今世界頂級戰機,並籠罩上了一層“不可戰勝”的光環。
  美軍擁有世界上最強的軍事力量。在近期的幾場戰爭中,美軍試驗了新的作戰理念,運用了諸多新武器,每場戰爭都有新變化。然而,當外界議論美軍兵器與戰法的先進時,美軍卻在背後千方百計地“求敗”。

  美國F-22A“猛禽”自問世以來被外界傳為當今世界頂級戰機,並籠罩上了一層“不可戰勝”的光環。但美軍自己並不這麼看。今年2月,美軍在內華達州內利斯空軍基地進行了歷時兩周的“紅旗”軍事演習。其間,扮演假想敵的“紅軍”使用美國空軍現在的主力F-15和F-16戰鬥機以各種戰術來對付參演的“猛禽”。最終,美軍找到了“猛禽”的軟肋。一架“猛禽”經過激戰後,在視距內遭遇3架F-16。“猛禽”在“擊落”兩架F-16後,被第3架F-16“擊落”。美國空軍少校勞倫斯•斯皮內塔承認,“蜂群”戰術相當有效。

  很多人對美國到處打仗很反感。客觀地講,美軍治軍的思維方式有不少可取之處。為維護“一超”地位,打仗成為美軍的家常便飯。如何打贏下一場戰爭是美軍經常思考的問題。其實,美軍對“失敗研究”的重視大大超出人們的瞭解。美國甚至專門出了一個雜誌,名字就叫《失敗》。先尋找失誤,再總結成功經驗,這是美軍的重要經驗。“求敗”與打贏應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不知敗,焉知勝?美國國防部幾十年來一直對越南戰爭的失敗進行總結。他們反復研究當初強大的美軍為什麼會在小小的越南戰場吃盡了苦頭,以至於最後陷入戰爭的泥潭。海灣戰爭結束後,世界各國紛紛借鑒多國部隊的打仗經驗,而美軍卻把主要精力用在總結教訓和發展理論上。

  科索沃戰爭結束後,美軍出臺了《科索沃戰爭內幕和教訓》一書,總結了戰略指導失誤等方面的原因。美軍打擊阿富汗塔利班之前,預先對蘇軍當年陷入阿富汗的泥潭進行專門分析研究,從中找出成功之策。伊戰剛剛結束,美國陸軍就先總結伊拉克戰爭中的不足,並出臺了伊戰研究報告,評估伊戰中“先發制人”戰略的風險。他們不斷為自己設置各種威脅,用自己的“盾”擋假想的“矛”,用自己的新“矛”擊別人的強“盾”。美軍在這種“矛”與“盾”的較量中不斷超越自己。

  美國《防務新聞》曾刊出一條關於自炸航母做實驗的消息,說的是,美軍對退役的“美國”號航空母艦實施系列爆破試驗,以分析航母在遭受各種類型攻擊時的穩定性能,數百套感測器和攝像機用以記錄所有的試驗資料。二戰後,美國航母艦隊再沒遇到過對手,為什麼還要做這次試驗?

  美海軍司令部對此的考慮是:海軍造船業人員仍然在使用二戰時期的計算資料,這已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要求,將使美國在未來的戰爭中處於劣勢。

  2003年8月,伊拉克戰爭硝煙未盡,新華社記者胡曉明作為中國隨美軍記者,登上了遊弋在海灣的“小鷹”號航空母艦進行“嵌入式”的戰地採訪。而美軍在他登上“小鷹”號前提出的一個要求是,必須簽下“生死狀”。他們把航母遭受打擊的可能性真正考慮到了。

  美軍千方百計地“求敗”與隨處可見的憂患意識給人們留下強烈啟示。(來源:《中國國防報•軍事特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