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觀察:美軍是如何打造軍事軟實力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08 11:30:33  


  美軍經過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後,深刻反思其經驗教訓,不斷調整,改進其軍事力量發展思路和措施,吸取以往重“硬”輕“軟”的教訓,高度重視打造和運用軍事軟實力。

  一是以多種訓教手段,高築起精神“堤壩”。美軍十分重視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軍人價值觀。美軍認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軍人價值觀是軍人的精神支柱,是官兵參軍打仗、犧牲奉獻的政治思想基礎。其條例明確規定,愛國主義就是忠於美國利益。

  當年,麥克亞瑟在西點軍校演講中提出的“責任、榮譽、國家”,始終被美軍奉為核心價值觀。同時,向官兵強調美國的國家利益具有全球性,這樣就巧妙地把美國國家利益同霸權利益等同起來,使部隊自覺不自覺地維護美國的霸權而戰。

  此外,還有作為專職思想工作者的隨軍牧師。據統計,美軍共有隨軍牧師3000人,他們認為,隨軍牧師在對官兵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發掘媒體優長,營造軟實力進攻佈勢。通過輿論宣傳管道增強軟實力的進攻性,是美軍打造和應用軟實力的重要手段。美軍《聯合作戰綱要》強調:“媒體的大量報導能迅速地改變公眾和政界的輿論導向,並給戰略決策帶來重大影響。”從近幾場局部戰爭看,他們通過健全機構,多管齊下,努力掌握輿論導向。美國在軍隊自上而下地建立了完善的新聞媒體機構,美軍通過這些機構牢牢掌握了新聞輿論。

  伊拉克戰爭開始之前,美軍廣播電臺每天從早上6時至晚上11時,在5個波段用阿拉伯語進行廣播,還通過向伊軍高級軍官發送電子郵件和打電話的方式進行策反,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戰爭中,美軍通過新聞發佈會等形式,主動將經過篩選的資訊提供傳媒,從而主導媒體報導。

  另外,邀請500名記者進行“嵌入式”採訪,通過對他們的採訪行為、報導內容等具體限制,預防了洩密和有損美軍形象的報導出現。

  三是利用對外交往平臺,拓展軟實力影響效應。近年來,美軍實施積極主動的軍事外交政策,渲染美國的軍事理念和價值取向,對他國進行軍事文化滲透。冷戰後,美國進一步推進以北約和美日同盟為兩大支柱的軍事合作關係,並借盟友之手更有效地遏制潛在競爭對手,無形地增強其維持全球霸權的能力。(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