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外國朋友承認,一國兩制真的成功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0 10:25:24  


董建華坦言,自己不會只去美國,還要到其他國家當中國的“宣傳大使”。(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6月10日電/腿患未癒,卻要走遍全中國。這個人不是甚麼冒險家,而是榮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前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他說,為了更好地參政議政,首務是了解國情,故他於擔任政協副主席初,即立意要走遍全中國每個角落,而在兩年多來,他已到過11個省,期望再過兩年便能“圓夢”。他希望自己“落腳”的經驗,不但可以為國家提供有用的建議,更希望可協助香港特區的發展。 

  文匯報報道,董建華昨日在接受電台專訪時笑言,自己卸任特首後,已不像以往般每天14、16小時地工作,亦沒有了過去的沉重壓力,人也輕鬆了。不過,他現在的工作還是不少,每天得工作8小時,故雖身為“長期利物浦粉絲”,但他亦因事忙而未能於上月到希臘看利物浦對AC米蘭的決賽,“希望明年有機會”。 

  料兩年內走遍全國 

  何以仍須每天工作8小時 ? 董建華坦言,自己獲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便要認真履行“參政議政”的職責,首要的工作是學習、了解祖國整個政治架構及運作,而自己在這方面已經“進入狀況”了,其次便是自己立了心,希望走遍全國每一個角落,了解國情,才能令自己向國家提出比較好的建議。 

  他說,過去兩年多,他已經走過11個省,相信再過兩年便可走遍全國。而在過程中,他發覺內地的發展“真是又快又好,成就到處可見”,而發展過程中當然會面對很多新挑戰,但“大家都很現實、認真地面對”;他也看到香港的服務業,能夠在內地找到新天地,故他不忘提醒香港要維持、確保和強化自己的優勢,特別在高增值服務業方面,即可協助內地發展,同時可開創新的機會。 

  中美合作空間大 

  至於另一項任務,便是運用自己從商時建立了的國際網絡,向國際友人,特別是美國人解釋中國的發展、成就,以及在過程中面對的種種挑戰和解決辦法。 

  董建華強調,中美關係是21世紀最重要的關係,故自己現在不時往返港美之間。雖然不少美國人仍有“冷戰思維”,惟也有很多美國人了解中美貿易,是互利互惠的,特別中國開始富有了,現在更超越日本成為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未來還會快速增長,大家是有很大互惠空間的。 

  除了貿易外,他又認為,中美在反恐、能源、環保、疾病問題上都可以合作,故他希望透過自己的國際網絡,將部分人的冷戰思維“從根拔起”。 

  樂當“宣傳大使” 

  對於自己訪美時,曾否遇過對香港回歸後仍存有錯誤印象的人,董建華說,自己訪美時經常都會說一個小故事:曾有外國朋友在回歸前來香港,在乘搭飛機時即爭論何謂“一國兩制”,結果沒有人達到共識,但他們卻一致同意,“一國兩制”一定無法成功落實。自己當時無法說服他們,就邀請他們在回歸1年後再來香港,如果還是不信,第2年再來,“我總有一天能以事實說服你們”,結果這些朋友,現在都承認,一國兩制真的成功了。 

  雖然自己腳患未癒,但董建華坦言,自己不會只去美國,還要到其他國家當中國的“宣傳大使”,因為能夠於餘生為國家、為人民做事,他認為是足以自豪的。 


    相關專題: 香港回歸10周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