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唐英年:香港這10年 是台灣借鑒的模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4 11:38:34  


見過唐英年的人,都會說他脾氣好,沒架子,不官僚。
  中評社香港6月14日電/在香港回歸的10年,現任財政司司長唐英年畫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據廣州日報報道,2003年剛經歷連串打擊的香港經濟跌至谷底,時任工商科技局局長的他頂著巨大的壓力走上“財爺”位置。可就從那時起,一切都奇跡般地扭轉過來。有人說他運氣好,他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笑著承認的確需要有點運氣,但其實自己上任前私下已經做好評估,“香港的轉機就在眼前”。

  唐英年,這位終日有招牌笑容的財政司司長,如今任期已不足20天。但民間的種種呼聲卻顯示,他將接受更重要更引人注目的任命。對於猜測,他依然一笑置之。回顧10年他的最大感觸是:“事實證明,我們中國人做得比外國人好!”

  關於回歸:

  香港這10年是台灣借鑒模型

  接受記者專訪之前,唐英年剛接受完英國廣播公司記者的採訪。他帶著依然興奮的語氣,一坐下來就主動對記者說起自己對回歸的評價。

  記者:回歸對於香港來說成功嗎?

  唐英年:我剛對國外的記者說,回歸絕對是毫無保留的成功。不論是中央政府、中國13億同胞和700萬香港市民,都認為回歸是完全成功的。回歸不光是“一國兩制”方針、“港人治港”原則在香港的成功實踐,而且對於祖國和平統一也能起到正面作用,對於台灣人民來說,也可以有一個可以借鑒的模型。

  記者:回歸十年來,您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麼?

  唐英年:毫無疑問是SARS,我會想到連續5年的通貨緊縮。讀書時都讀過如何處理高通脹,但沒有人讀過如何處理高通縮。我從來沒試過在香港走進一家商場時只看到三四個顧客,開車到中環上班,居然暢通無阻,一點也不塞車。經歷過經濟不景氣下的不塞車,還是如今的塞車令人開心。那真是記憶深刻啊。經濟不好,別的什麼都不要提。

  記者:那跟我們分享一下這10年裏,您最開心的瞬間吧。

  唐英年:(笑)應該是上一次宣讀今年的財政報告的時候。香港經歷了艱難的時期,那時任務很艱巨。這次,我們不僅轉虧為盈,經濟全面復蘇,增加了30萬個就業機會,失業率是5年中最低,而且還可以藏富於民,拿出200億來對個人進行稅務減免。

  記者:最難熬的呢?

  唐英年:SARS時期做第一份財政預算案。2003年8月,我剛當上財務司司長,人生第一次要做財政預算,以前根本沒做過。那時香港經濟還未復蘇,我必須把情況跟市民溝通好,向他們解釋為什麼不能派福利、為什麼不能減稅。但那個時候,我堅持教育開支不能減。對於香港來說,唯一的天然資源就是人才。

  關於香港:

  回歸不僅僅是一天的回歸

  唐英年在很多公開場合都表達過自己對香港的深厚感情,無論是他當年從國外慨然回港為父效力,還是時常向自己的子女灌輸愛港思想。在這位性格樂觀的“財爺”眼裏,那場讓人心悸的亞洲金融危機,恰恰也是促使香港轉型的時機。

  記者:10年來,香港也在發生變化,對於香港經濟的轉型,你怎樣評價?

  唐英年:回歸十年,感慨很多。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給亞洲帶來衝擊,經歷過的人都知道,活在當中是很辛苦的。但危機就是轉機,可以說,正是亞洲金融危機促進了香港轉型。

  記者:與內地的合作,在近年香港的轉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唐英年:其實,香港並不是從1997年開始轉型,而始終都在一個轉型的過程中。當年在內地做生意,我投資內地,親眼看見內地的發展。後來我進入政府,參與CEPA談判。在過去十年中,香港人深深感受到中央和13億同胞對香港的關懷。這種感受,你走在街上是體會不到的,要在香港住時間長了,就會加深對內地的感情。回歸,不僅僅是一天的回歸。

  記者:展望下一個10年,您覺得香港會面臨什麼挑戰?

  唐英年:內地的快速增長實際上是機遇,也是挑戰。香港處在經濟轉型時期,但有一些人之前的知識儲備可能不能幫助他迎接知識經濟的到來。這些人是被知識經濟遺留下來的,我們要更多地給予援助,不斷地優化,能夠讓他們在富裕的社會裏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記者:您之前表示過,有一定的隱憂?

  唐英年:香港人口不斷老化和貧富差距的拉大,是一層隱憂。貧富差距問題確實存在,現在很多港人的生活未能回復至1997年前的水準,扶貧委員會將在本月內向政府提交報告,提出改善貧窮問題的建議。我相信扶貧工作不能停

  記者:我們看到您總是笑口常開,很多人都說您身上體現了香港的城市精神,您自己認為呢?

  唐英年:(低頭沉思)我認為香港精神,應該是迎難而上、永不言敗。

  關於粵港:

  香港廣州都是球隊前鋒

  關於香港和其他城市的關係,唐英年曾經作過一個精妙的比喻,“9+2”11個省區就像一支足球隊。當記者追問他隊長是誰的時候,他卻說一個球隊可以有5個前鋒,不管是廣州、上海還是香港,都可能是這支球隊的前鋒。

  記者:現在,內地城市也發展得很快。香港會以什麼態度來面對?

  唐英年:(笑)香港和上海就像一個球隊的前鋒,廣州也是前鋒,一個球隊可以有5個前鋒嘛。大家能合作得好,可以達到多贏。沒錯,廣州、上海都和香港在某些領域有競爭,如果這種競爭是良性的,以球隊整體利益為目標,那麼大家都可以找到互補的地方,互相合作。

  其實泛珠三角“9+2”區域中的十一個省區就好比一支足球隊,每一個省區就好比是一名隊員。我希望這十一個球隊隊員,既有合作也有競爭,但是在這個競爭當中我希望每一個隊員心裏都認為自己是隊長。

  記者:廣東和香港的關係會不會特殊一些?

  唐英年:廣東和香港在地緣上接近,語言相通,兩個地方是一種很特殊的關係。現在,香港在內地最大的投資仍然在廣東。一方面,雙方可以互補發展,一方面,雙方有競爭,是良性競爭。競爭對於我們都有好處,可以促進雙方不斷地精益求精。

  記者:內地股市飛漲,許多內地企業都準備來香港上市,您有什麼看法?

  唐英年:其實我常問我自己: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應該是什麼角色?我的回答是,政府要提供一個開放、公平、穩定、與國際接軌的平臺。比如,現在上海的資產價格漲得快,但是並沒有說漲得很高,因為這很有可能只是一個開始,還有上漲的空間。在股市裏,有人覺得股價低了,可以買進,有的人可能覺得還會再低而拋售。所謂高低,或者買進、或者賣出,企業或者個人都要有自己的判斷,要認識到可能遭受的風險,要評估,然後才能做出決定。而政府,只要建立一個公平、透明、有序的市場環境就可以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香港回歸10周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