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新華網評: 香港失去民主自由了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8 10:14:35  


回歸後香港人不僅沒有失去民主自由,而且獲得了比過去多得多的民主和自由。
  中評社香港6月18日電/新華網今日刊登徐學江網評指出,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10周年,各種慶祝紀念活動將有800多場。在過去10年中,香港人當年擔心的事沒有發生,“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換來了香港人的信心,是最值得慶祝和紀念的。

  以下為網評全文:

  記得,1985年初在美國夏威夷東西方中心舉辦的一次關於中英兩國政府簽署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的報告會上,來自香港某大學的一位女士,非常動情地向與會者報告了香港人對聲明的反應。她說,現在香港成了“國際孤兒”,中國要在1997年7月1日把它收回,英國人又沒有能力保護它,香港人民又沒有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利,世界上有影響的大國為了不得罪中共都選擇了沉默。香港人只能無奈地等待那一天的到來。說到激動處,她聲音哽咽。

  那位教授還羅列了港人的種種擔心,說1997年後香港的繁榮將不復存在,可能變成“死港”,人民將永遠失去民主自由。她懷疑中國政府說話算數,到時說不定還要在香港搞“清算”和“文化大革命”呢。她告訴與會者,香港人心惶惶,許多人已經、還有更多的人正在打算辦外國護照,準備在九七前離開香港。

  那時我在美國進修。那次報告會的氣氛,那位女士激昂的情緒,至今還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裏。從1991年起,我曾兩度被派往新華社香港分社工作,一次在香港回歸前,一次在回歸後。我還參加了香港回歸的第一線報導。在這期間,我親身感受到了香港人政治脈搏的跳動,發現雖然有大批愛國愛港的人士支持和期盼香港回歸祖國,但疑慮重重、害怕回歸的人也不在少數。當年在夏威夷慷慨陳辭的那位女士,在香港決非孤立的個人,她表達的擔憂具有代表性。我理解他們,因為香港回歸,對他們來說是件翻天覆地的大事,這樣的大事怎麼可能不對在英國人統治秩序下長期生活的香港人產生巨大衝擊呢?一部分港人感到擔憂不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正常的。 

  作為香港回歸前後這段歷史的一個近距離觀察者,我認為,回顧過去的十年,香港人應該感到高興,因為他們當初擔心的種種事情都沒有發生。

  香港成了“國際孤兒”了嗎?沒有

  今天的香港,作為享有高度自治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享有廣闊的國際活動空間。《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規定,以國家為單位參加的、同香港有關的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香港特區可派代表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成員,並可以以“中國香港”的名義發言。可以以“中國香港”名義參加不以國家為單位的一切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單獨同任何國家和地區及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關係,簽定和履行有關協定。特區可以根據需要在外國設立官方和半官方的經濟貿易機構,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外交關係的國家可以在香港設立領事館和其他官方機構。

  香港現在是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合組織、亞洲開發銀行等許多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它的代表頻繁活躍在各種國際場合。陳馮富珍女士2006年11月在世界衛生大會特別會議上還當選為世界衛生組織這樣重要的聯合國專門機構的總幹事,成為第一位出任此職的中國人。特區行政長官和其他政務高官可以出訪任何他們需要訪問的國家和地區,所到之處皆奉若上賓,受到高規格的接待。在中央政府的安排下,目前特區護照在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享有免簽證,持特區護照的香港居民可以在世界各地自由旅行和方便經商。

  試問,香港人什麼時候有過這樣的風光?回歸前的150多年裏,包辦他們一切對外事務的是殖民統治者英國人,他們從未有過在國際上出人頭地的機會。

  香港的“繁榮不在”,變成“死港”了嗎?沒有

  回歸10年來,香港繼續保持繁榮和發展的良好勢頭。回歸後不久,香港就遇上了空前的亞洲金融危機的打擊。1998年香港GDP出現負增長(-5.1%),儘管與大多數東亞國家經濟跌落30-40%的情況相比,香港的經濟表現還不算差,但畢竟對剛剛回歸的香港來說是個嚴峻的考驗。在特區政府和香港人民的努力下,充分調動香港自身的潛能,充分利用內地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香港很快恢復了生機。

  多年來香港經濟增長維持了成熟經濟體中較高的水準,2005年達到5.7%,2006年達到5.9%,而失業率降到了4.9%。一個不到700萬人口的城市,2006年的GDP達到1895億美元,人均27466美元,分別居世界第36位和27位(國際貨幣基金統計);而按購買力計算,香港人均GDP居世界第15位。香港2006年的外匯儲備居世界第7位,進出口貿易額居世界第9位,在過去10年中的大部分年份集裝箱運量居世界首位。2006年11月單日最高股市市值超過德國,在亞洲僅次於東京,居世界第7位。香港仍然是個舉世公認的自由港,到2006年連續12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經濟自由度指數評為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

  這些事實表明,“東方之珠”依然光彩奪目,依然保持世界重要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的地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