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中國應加強世界遺產保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30 09:31:49  


  中評社香港6月30日電/《澳門日報》今天發表社論“中國應加強世界遺產保護”說,六月廿八日,在新西蘭基督城召開的聯合國敎科文組織第卅一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廣東“開平碉樓與村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順利通過表決,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卅四處世界遺產、廣東省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在中國人同聲歡慶的同時,世界遺產的保護問題也嚴峻地擺在我們面前。 

  社論表示,世界遺產大會於本月廿三日開幕,共有六百多名來自世界各國和聯合國有關機構的代表參加了會議,討論的不只是表決通過某一個申請項目那麼簡單。就在同一天中午,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雲南“三江並流”提交大會討論。 

  十分鐘後,世界遺產委員會二十一國代表一致通過了整治方案,“三江並流”將在明年的第卅二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再次接受“驗收”,如果仍沒有明顯改善,將可能被列入“瀕危名錄”,吊銷“世界遺產”的稱號。 

  由於保護措施失當,中國六處世界遺產受到第卅一屆世界遺產大會的“黃牌”警吿。這是中國在歷次世界遺產大會上受到警吿最多的一次,表明中國在保護世界遺產措施上亟待加強。 

  社論指出,“三江並流”牽涉到發展和保護的協調問題。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德國的易北河河谷。世遺易北河河谷所在的城市,規劃在河谷興建一座現代化的大型橋樑,世界遺產委員會多次提出警吿都被置諸腦後,因此受到“黃牌”警吿。 

  據悉,雲南“三江並流”因為在怒江興建大壩、水力發電等設施而遭到世界遺產專家的質疑。由於今年一月中國提供了完整的情況報吿,雲南“三江並流”的整改方案並沒有遭遇太多“麻煩”。 

  但是,中國必須為在怒江中游建大壩等工程可能破壞“三江並流”環境作一份完整的評估報吿,並於明年的世遺大會上提交。會上,聯合國專家特別要求,中國日後對“三江並流”附近的每一個工程計劃,都要及時公開透明地公之於衆。 

  社論說,世界遺產委員會希望中國享有世界遺產的地方政府都能從“三江並流”中認識到,成為世界遺產,更多地意味着承擔責任和兌現承諾,遠不僅是享受旅遊收益,可以隨意開發那麼簡單。這就再清楚不過地強調了保護的重要性,中國許多地方政府在這方面的認識水平卻相去甚遠,特別是在豐厚的經濟利益面前,往往把持不住。 

  除“三江並流”外,中國的麗江古城、布達拉宮、故宮、頣和園和天壇等五處世遺也被亮“黃牌”。這五個地方都是中國的旅遊熱點,也都是中國人“黃金周”出遊的首選。遊人紛至沓來,問題多多。在巨大商業利益驅使下,許多世遺景點不限制客流。超負荷人流已使世遺保護受到威脅。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總幹事弗蘭賈利廿八日在曼谷表示,去年入境中國過夜旅遊人數為四千九百六十萬人次,排在法國、西班牙與美國之後,居全球第四大旅遊目的地國家。 

  中國與美國的差距已不到二百萬人次,由於中國吸引遊客的增速驚人,今年中國就可能超越美國,成為第三大旅遊目的地國家,最晩也將在二○○八年超越美國。弗蘭賈利預測,在二○二○年之前,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旅遊目的地國家。如何平衡發展旅遊和世遺保護,各地政府應該早日擺上議事日程。 

  社論認為,申報世遺獲得成功固値慶賀,被亮“黃牌”也未必就是不可救藥,徹底失敗。“黃牌”如果能讓大家增強保護意識,更深刻地認識中國為甚麼要申報世界遺產,也許還會是件好事。澳門也有世界文化遺產項目,這些建築物及其周邊環境同樣需要好好保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