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廖錫龍:解放軍換裝折射現代後勤改革方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02 11:10:54  


中央軍委委員、總後勤部部長廖錫龍上將。(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7月2日電/新華網報道,“這是我軍歷史上最全面、最系統、最順利的一次換裝。”總後勤部部長廖錫龍上將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說。在我軍啟動歷史上最大規模換裝之際,廖錫龍就這次軍服調整改革的背景、內容等方面做出了全面解讀。 

  “衣”之大事:“領導人希望把軍人打扮漂亮” 

  記者:廖部長您好!能介紹一下這次全軍換裝的總體規模嗎? 

  廖錫龍:建軍80年來,我軍先後進行了12次服裝調整改革,這次改革是歷史上最全面、最系統、最順利的一次,標誌著我軍軍服建設水準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記者:官兵的“穿衣”問題,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處於什麼地位呢? 

  廖錫龍:軍服不僅僅是服裝,也是部隊的重要裝備,是構成戰鬥力的物質基礎。因此我軍官兵的“穿衣”問題,從來都是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一件大事。 

  對這次軍服調整改革,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心,中央軍委高度重視、多次進行研究。在當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任務繁重、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的情況下,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決定為全軍官兵換發新式服裝,這是黨和國家對軍隊建設的高度重視和對廣大官兵的關心厚愛。我們一定要把這份厚愛轉化為報效祖國、愛軍習武的強大動力,以更加昂揚的鬥志忠實履行好我軍的歷史使命。 

  記者:為什麼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換裝呢?是因為目前裝備部隊的軍服“過時”了嗎? 

  廖錫龍:87式服裝裝備部隊已經20年,駐港澳部隊試穿97式服裝也10年了。現行軍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制式不夠統一、系統不夠配套、品種不夠齊全、顏色不夠協調、樣式不夠美觀等問題。這是這次換裝的一個現實原因。 

  更重要的是,改革開放近30年來,國家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水準有了較大改善,為國防和軍隊建設及提高官兵的生活水準提供了較為豐厚的物質基礎,也要求軍隊不斷推進各項改革,使國防和軍隊建設水準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相適應。新世紀新階段,我軍官兵的生活條件、知識結構和文化素養比過去有了較大提高,但服裝保障水準與國家改革發展形勢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還不相適應。提高官兵的衣著水準,既是“以人為本”治軍理念的貫徹,也體現了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 

  記者:我們覺得穿軍裝特別“精神”,一身戎裝往往是軍人給人的第一印象。 

  廖錫龍:軍裝代表著軍隊形象和國家“名片”,從軍裝可以看到一國軍人的軍容軍紀、精神風貌和一支軍隊的正規化建設水準。 

  我是1959年參軍的,那時我們穿的是1955年實行軍銜制後裝備部隊的55式軍裝。55式邁出了我軍軍服向體系化、系列化發展的第一步,使我軍軍容儀錶有了很大改善。可以說,縱向來看,我軍軍裝就是一部歷史,反映了我軍正規化建設的進程。這次換裝必將更好促進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 

  橫向來說,我軍國際交往的增多,對軍隊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穿著品質、規範行為舉止,才能更好地展現我軍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才能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