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再打“新台灣人”品牌 非尊李不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02 11:23:15  


馬英九透過具體實踐本土化,來突破省籍罩門。
  中評社香港7月2日電/二○○八年大選,綠營勢必會打“台灣人當總統”的認同戰,馬英九要突破省籍魔咒與民進黨設定的戰場,九年前舉起他的手,透過電視向全臺灣民眾掛保證“這個少年ㄟ是正港新台灣人”的李登輝,絕對是一大關鍵。 

  中國時報特稿分析指出,“尊李”是馬英九在這場大選最重要的一項基調。他選擇和李交情深厚的蕭萬長當副手,緊緊拉住一直與李保持良好互動的王金平,要透過李登輝當時喊出的“無論先來後到,大家都是新台灣人”論述,希望模糊化民進黨的認同戰訴求,並且深化台灣認同的內涵。 

  馬英九的努力顯而易見,他最近一些作為,包括暗助黨內修黨章“去統加台灣”,以及主導不排斥以台灣名義重返聯合國,讓國民黨中南部“立委”驚呼:“原來馬英九才是國民黨最大的本土派!”一步一步,從情感到論述,馬英九透過具體實踐本土化,來突破省籍罩門。 

  但馬英九的戰略思維勢必遭到黨內嚴重反彈,上周三他的核心策士、東吳大學校長劉兆玄到中常會演講,拋出“兩岸問題不是國民黨強項,救經濟才是強項”,卻遭與會中常委輪番砲轟。馬不排斥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也遭到深藍反彈,各地零星砲火未歇。 

  接下來,馬蕭要宣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的主軸,預料將遭逢黨內最激烈的挑戰。據了解,這兩周在討論重返聯合國公投時,一級黨務主管在“中山會報”就有番激辯,有人擔心深藍票跑掉,有人則認為這樣才好輔選,後來在秘書長吳敦義、組發會主委廖風德、發言人蘇俊賓堅持下才通過。 

  不獨黨務系統有歧見,深藍色彩的中常委也質疑,陳水扁說過“卅八年前,中華民國在大陸,卅八年後,中華民國來到台灣,後來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現在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如果馬蕭也這樣講,豈不就是“拿香對拜”?要如何跟選民解釋? 

  黨內反彈不說,李登輝會不會買帳,也有待觀察。在“李蕭密會”訊息曝光前,李登輝就公開說了“應該讓台灣人當總統”,外界解讀李已表態挺謝;馬雖證實李蕭會,並強調李登輝也支持蕭萬長當他副手,但實際效果多大,仍必須進一步檢視。 

  然而,對馬英九來說,他的抉擇已定,將“中華民國”與台灣連結,以及重返九年前“新台灣人”的認同意涵,是一條必須要走的道路。不管黨內反彈與李登輝的反應,馬英九只有靠自己的誠意與努力,重新詮釋“本土”的真實面貌;這場仗,雖然艱辛,但對國民黨已格外具有意義。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