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多國造航母數量不容小覷 中國周邊航母密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02 16:07:13  


日本“打擦邊球”建直升機航母。
  日本“打擦邊球”建直升機航母 

  日本《産經新聞》7月25日報道說,日本第一艘堪稱直升機航母的巨型驅逐艦將在8月23日下水,幷將于2009年3月正式服役,成爲日海上自衛隊的主力軍艦。這艘編號爲16DDH的大型驅逐艦目前正在橫濱石川島播磨重工橫濱工廠建造,可搭載多達11架的直升機,幷能同時讓4架直升機起降。 

  分析人士指出,這艘驅逐艦之所以受到外界普遍關注,與其先進的性能分不開。首先,它不僅可以搭載反潜直升機,還能搭載4架超大型運輸直升機,承擔登陸和兩栖攻擊等任務。另外,由于情報搜集能力和通信能力的大幅度增强,新艦還可作爲艦隊的旗艦使用,這是正常意義上的驅逐艦無法比擬的。同時由于它采用了隱形設計,雷達很難探測到它。

  更重要的一點是,這艘驅逐艦擁有先進的指揮通信機能,可在海上指揮航空作戰,堪稱是一艘“萬能”戰艦。在武器系統方面,該艦裝備有艦對空導彈、20毫米機關炮和魚雷等武器。爲了執行應對不明船只的任務,它還裝備有機關槍。

  另外,日本政府早在2005年就已經明確提出了下一步航母計劃:在2015年前建造兩艘4萬噸級航空母艦和兩艘4萬噸級醫療船。新航母設計要求不僅能够搭載垂直或者短距起降戰鬥機,而且可以搭載E-2C“鷹眼”預警機,成爲日本未來“十·十”遠洋艦隊的主力。 

  西方軍事分析家認爲,日本建造航母是爲將軍事幹預能力擴展至整個太平洋地區創造條件。隨著日本海上自衛隊大型艦艇增多,海上自衛隊的活動範圍將不斷擴大,特別是今後一段時期內大批“航母型”戰艦服役,將大大增强日本在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幹預能力。 

  俄海軍擬造6艘航母志在遠洋 

  據俄羅斯紐帶網報道,俄羅斯海軍總司令馬索林上將最近宣布,俄海軍將在今後20年內組建6個“貨真價實”的航母攻擊群。這樣一來,俄海軍擁有的航母數量將超過蘇聯時期的水平。 

  馬索林指出,海軍將來必須擁有多艘航母,而且應當是核動力航母。他說:“目前我們正在科研和工業領域專家的協助下研究設計一艘新航母。新航母的排水量約爲5萬噸,可停放30架戰機。新型航母還將配備强大的艦載武器系統,有效射擊高度可達2萬米,防空系統射程150公里。我們不打算建造像美國海軍正在建造的那種可以停放100~130架戰機的龐然大物。” 

  據悉,這6個攻擊群將分別配屬給俄海軍最重要的兩個艦隊——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這一計劃全面落實後,俄海軍將始終有兩艘航母處于戰鬥執勤狀態,還有兩艘處于戰備狀態,其餘兩艘則可接受維護和升級改進。 

  對于建造航母的原因,馬索林海軍上將說:“俄羅斯海軍志在遠洋。”目前俄海軍只有19艘軍艦和潜艇在遠洋值勤。一些懷疑論者因此指責海軍說:“我們只有近海艦隊。” 

  俄海軍計劃在2010年左右著手新一代航母的建造工作。在此之前,俄海軍將陸續裝備一批新型水面作戰艦艇,以便爲未來的航母提供護航,幷執行防空和反潜等任務。 

  韓國借航母打造亞洲海軍强國 

  據韓媒體報道,韓國的“獨島”號輕型航母于7月正式列入戰鬥系列,韓國海軍計劃再建造2~3艘。這艘輕型航母的型號爲LPX,長200米,寬32米,排水量爲1.35萬噸,滿載排水量達1.9萬噸,最大航速43節,可搭載700名海軍陸戰隊員、10架以上CH-60“山猫”直升機、7輛水陸兩用裝甲車、10多輛坦克及2艘高速磁懸浮登陸艇。其雷達可偵探和跟踪400公里內的100多個目標。 

  韓國海軍認爲,被譽爲“海上巨無霸”的現代航母及其艦載機攻防兼備,作戰能力强,能遂行各種戰役戰術任務,極具威懾力,是一個國家軍事、工業、科技水平與綜合國力的象征,更是任何一個國家實現海洋强國目標所不可或缺的利器。因此,自獨立以來,航母就成了韓國海軍孜孜追求的遠大目標。 

  目前,韓國海軍正積極籌建以航母和“宙斯盾”驅逐艦爲核心的戰略機動艦隊,計劃于2010年成軍。爲此,韓國海軍計劃未來15年內再建造5艘“宙斯盾”驅逐艦,增加9艘小型驅逐艦、9艘護衛艦、32艘輕型護衛艦,幷購買36艘柴電潜艇和16架P-3C反潜直升機。 

  印度要建3個航母戰鬥群控制印度洋 

  據《印度時報》報道,目前印度海軍也正在加緊研制自己設計的航母,幷加速改造從俄羅斯購買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加上從英國購買的“維拉特”號輕型航母,印度海軍未來將同時擁有3個航母戰鬥群。 

  報道稱,早在1999年6月,印度政府就宣布,准備建造“藍天衛士”號國産輕型航母,由16架米格-29K和20架直升機組成艦載機聯隊,預計在2011年形成戰鬥力。此外,“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也將于2008年服役,將搭載35架戰鬥機。加上“維拉特”號輕型航母上的“鷂”式戰鬥機,連同艦載直升機將超過百架飛機,可以構成可觀的海上機動航空打擊力量。 

  幾十年來,印度把航母視爲海上軍事實力的首要標志。當年,印度從英國購買了“維克蘭特”號輕型航母,成爲戰後亞洲最先擁有航母的國家。20世紀80年代後期,印度進一步確立全面控制印度洋、維護海洋利益的“大國海洋戰略”,航母地位由此更加突出。在印度海軍看來,要“主導”印度洋,就必須擁有3艘航母,以控制印度東面的孟加拉灣和西部的阿拉伯灣;同時還要有第3艘航母作爲機動力量,以便快速支援或前往其他“利益攸關”的海域。 

  泰國打破大國才有航母專利 

  泰國既是個大陸國家,又是個海洋國家。20世紀80年代以後,泰國的戰略重點開始轉向海上,海軍建設進入了快車道。爲了擔負保護國家安全、捍衛海洋權益以及海上救灾等使命,泰國海軍决定引進一艘輕型航空母艦。 

  “差克里·納呂貝特”號作爲航空母艦,在世界航母家族中是“小字輩”,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使泰國海軍在東南亞的地位得以提高,成爲該地區最强大的一支海上力量。泰國海軍在戰時具備了可以隨時出動的前進基地,在平時的海上救援行動中也有了一個理想的指揮、通訊中心。 

  而中小型航母建造費用需要不多,也不甚複雜。以“差克里·納呂貝特”號航母爲例,它的建造費約爲2.75億美元,近年來建造費用雖有所增加,但基本上還能被泰國軍方所接受。其技術難度也比尼米茲級航母小得多。 

  不過,自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後,泰國經濟不景氣,軍費開支拮據,航母戰鬥群的維護保養經費更顯緊張,出海訓練、執勤極少,目前長期停靠軍港,供泰國民衆免費登艦參觀。(來源:中國國防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