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烽火外交”把台灣愈來愈逼進了牆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07 09:24:11  


  中評社香港8月7日電/台灣這些年搞“烽火外交”,倒也是事實,不過是在自家周圍放火,沒燒出國際空間,反而把自己愈來愈逼進了牆角。

  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執政當局的“外交”操作向來都有幾大重點,一是替領導人個人造勢。於是陳水扁頻頻出訪,享受風光禮遇和媒體曝光,藉著過境美國的待遇為自己的成就大肆吹噓;上行下效,其他高層首長也積極出國。二是替島內選舉助陣。民進黨政府每到選情吃緊時,向台獨邊緣踩紅線的激烈言行,就成了凝聚本土票源的萬靈丹。而且因為政績乏善可陳,經濟有氣無力,民進黨的選情愈來愈困難,“外交”策略只好愈來愈“重鹹”。

  於是乎,二千年曾靠著“四不一沒有”博得美國與國際社會信任的陳水扁,開始在邊線跳探戈。先後大玩“一邊一國”、“防禦性公投”、“新憲”、“終統”、“正名制憲”乃至如今的以台灣名義入聯及入聯公投。台美長期培養出來的互信互諒,已經因為這一連串的“意外”而嚴重侵蝕崩潰。民進黨政府將自我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不在乎盟友美國的立場,卻豪賭於美國基於區域利益非挺台灣不可,也讓美國政府不再相信扁政府在考量及執行“外交”政策時,會對台灣命運及亞太局勢採取負責任的態度。

  社論指出,第三重點則是把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意識形態化。這些年來,政府把國際參與聚焦於聯合國及世衛組織,每年都進行大量的文宣和動員造勢。但訴求重點從爭取台灣人民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逐漸轉為凸顯台灣“國家”定位,並因此引發北京反彈及國際社會的疑慮。像這次陳水扁推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便被美方認為違反了就職時“不更改國號”的承諾。

  社論認為,綜觀起來,這些都是虛功,對台灣的“外交”處境不但沒幫助,還造成了不少重大傷害:首先,“外交”關係需要投入資源長期耕耘,才能實現領導人出訪這種高難度的成果。但主客易位,扁政府熱中出訪作秀,把原本可以投入實質關係的資源給掠奪走,短視近利的操作手法,導致“外交”基礎工作荒廢。結果陳水扁走中南美洲像在“行灶腳”,數十年的“邦交國”哥斯達黎加還是飛了。

  其次,國際社會是很現實的,在北京打壓之下,台灣要爭取權益尊嚴與活動空間,必須靠其他力量來平衡政治劣勢。可是這些年來,台灣不勵精不圖治,經濟陷入低迷,口袋裡的籌碼比不過經濟起飛的中國大陸,又迎合深綠路線採取鎖台政策,不肯正視大陸的崛起浪潮。當我們要求國際參與時,究竟能拿什麼說服世界各國捨中就台?

  更糟糕的是,台灣一連串不顧後果也不負責任的“外交”操作,儘管完成了助選使命,卻不斷削減台灣的“外交”操作空間,對台灣的“主權”地位反而有害無益。

  社論說,以台灣的國際處境,對外發展關係時應該盡量擴大模糊與迴旋空間,趁著中國大陸沒注意時悄悄攻城掠地,讓自己的國際地位愈站愈穩。結果,扁政府的操作完全相反,腳一步都還沒邁出去,就先敲鑼打鼓大作政治文章,提醒了大陸趕快封殺。美國擔心局勢失控,又不信任台灣當局,紅線於是愈畫愈近。如今台灣連門都出不了,卻還關起門來,只顧著向深綠群眾吹噓戰績。除了自欺欺人,拿不出什麼對策來。此外,國際社會已經覺得,台灣一再採取激進挑釁的動作,是執政當局為了內政考量的造勢策略,以致置人民安危於險境,更無視於亞太安定。既然如此,大家就不應縱容這種會為全球帶來災難的冒進行為,必須聯手壓制住台灣這個變數。

  情勢讓國際社會選擇與中國大陸站在一起,因此,台灣的入聯公投,連歐盟、美國也齊聲反對,而這樣的表態會對之後的政府形成具有約束力的慣例,也為台灣入聯設下了更多障礙。當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退回陳水扁信函,指稱聯合國決議案已認定中國大陸擁有台灣主權時,大國對此並無異議。這使得中國大陸的主張獲得國際社會進一步接受,台灣“主權”地位因此再遭重挫,比陳水扁致函前還倒退了許多。

  如果不是如此躁進,拿台灣的“主權國家”地位去給人家打,台灣也不會遭到這樣的傷害。執政黨不斷把“外交”當自保工具,國際社會在反感及疑慮下對陳水扁的操作加以反制,結果是台灣尊嚴與權益連帶無辜受害。台灣如今的“外交”困境,說實話,絕對有北京打壓與圍堵的因素,但不能說自己全無責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