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塔利班、基地組織隱蔽利劍欲靠伊戰東山再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17 18:19:09  


資料圖:一名手持RPG火箭筒的阿富汗國防軍士兵。
  今年上半年全球各地的恐怖襲擊(除伊拉克外)較以往大幅度减少。却不料于無聲處響驚雷。近日,23名韓國人在阿富汗被塔利班劫爲人質,塔利班再次成爲全球關注的焦點,使“9·11”事件過去6年後,世界再度感受到恐怖襲擊的陰雲。 

  用綁架人質來阻止美軍攻勢,塔利班亮出三招搞反攻 

  阿富汗局勢從去年開始惡化,塔利班和“基地”組織化整爲零四面伏擊北約駐軍,擊斃170多名外國士兵,幷制造了大量爆炸事件,導致5000餘名平民死亡,使經濟不景氣的阿富汗雪上加霜,弄得阿富汗人心恐慌。 

  今年,塔利班反過來化零爲整,發動了“春季攻勢”,大舉進攻阿富汗南部和東部城市,一度攻克南部重鎮穆薩堡,强烈震動了阿富汗朝野。除正面進攻外,塔利班還千方百計搞反攻,精心准備打造出三大法寶,使美軍疲于應付。 

  這次韓國人質危機就是塔利班反攻的三招之一,這就是綁架,意在捆住美軍圍剿行動的手脚。本來美軍丹·麥克尼爾將軍換下被塔利班搞得狼狽不堪的英國將軍戴維·理查茲之後,調來美軍第10山地步兵師的一個旅3200名士兵,使駐阿美軍增兵到2.6萬人,准備發動夏季攻勢,給塔利班來個大掃蕩,結果半路殺出個韓國人質危機。 

  打吧,明擺著是讓塔利班殺掉這20多名韓國人,這可不是件小事,美軍今後如何面對韓國這個長期盟友,國際社會也會不滿;不打吧,只能讓塔利班更肆無忌憚。這對已經集結完部隊准備大打出手的丹·麥克尼爾將軍來說確是一個難題。而這恰恰是塔利班的一大反攻戰略。 

  塔利班總結了各種恐怖襲擊的優勢,把綁架外國人質看作砝碼,在戰場上能牽制美軍攻勢,在政治上能讓對手坐下來談判,幹擾阿富汗的重建,在經濟上能根據綁架的規模索取軍費,在輿論上能激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所以,只要綁架到人質便能獲得不菲的利益。 

  事實上,自伊戰主要戰事結束後,伊拉克的重建進程一直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基地”組織在伊拉克大搞綁架參與重建項目的外國人,弄得美英各國的企業不敢來投資,拿到項目的承包商不敢派大量的國內技術人員來工作大家怕營救一個人質的成本太高,大批員工被劫持公司就會賠光了,結果美國國內大批布什“占了伊拉克的資源却沒把本撈回來”。 

  于是,塔利班也吸取了這一經驗,充分籌劃了抓住哪國人質該做何種處置的謀略,自今年起發布了一道命令:全力捕獲在阿富汗的外籍人士,不管他們是哪國人,先捉了再說。一次捉到這麽多人質,而且人質所在國還是美國反恐聯盟的重要成員,對塔利班來說無疑是中了頭彩。其結果,對韓國人質來說,他們既不容易死,也不容易獲釋,塔利班不做足文章是不會輕易發回鄉證的。 

  除了大搞綁架外,塔利班還神出鬼沒地搞爆炸和伏擊。這兩招一是針對阿富汗政府,擾亂社會,使老百姓失去對阿政府的信心;二是針對北約部隊,專門伏擊巡邏小分隊和零散人員,企圖不間斷地消耗以美軍爲首的反恐聯盟,挫傷駐阿外國軍隊的士氣。 

  事實上,這三招還真起到了一定效果,美軍從本土運來2000條軍犬加入伊拉克、阿富汗的美軍巡邏隊中,靠他們的嗅覺來探測“基地”組織和塔利班布設的改進型爆炸裝置。今年外國媒體在阿富汗統計老百姓對時局的看法,50%的受訪者認爲,當看到先進無比的北約部隊開始帶著軍犬小心翼翼地搜索,就感到他們打不過塔利班。 

  靠伊戰東山再起,“基地”組織和塔利班隱蔽利劍待美伊戰政策之變 

  “9·11”事件後,“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爲求生存,曾一度在世界各地發動報複性恐怖襲擊,以分散西方的注意力,沒想到伊拉克戰爭爲他們的複蘇提供了良機。如今時過境遷,他們已非喪家之犬。他們靠伊戰不僅生存下來,而且利用美軍戰爭風向的轉移,在阿富汗大種毒品,把中亞-西南亞地區變成了毒品新金月地帶,撈到了大筆鈔票,再從武器黑市買到了包括防空導彈在內的游擊戰武器裝備。爲了重塑自己的國際形象,擴大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地盤,迫使美國撤軍,“基地”組織和塔利班改變了戰略戰術。 

  首先,他們改善了與當地部族的關系,搖身一變,反倒成了趕走外國占領軍的先鋒。如今他們與反美武裝打成一片,相互呼應,分散游擊,讓美軍搞不清楚哪里是反美武裝,哪里是“基地”組織。特別是他們企圖激怒美軍,讓美軍不分青紅皂白地亂打亂殺,更會激起民憤,重新獲得群衆的支持。 

  二是縮小恐怖襲擊的範圍,將爆炸的重心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而不輕易在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肇事。其目的是把伊拉克和阿富汗鬧得越亂越增大美國重建的成本和周期,也越容易讓美國失去重建的信心,同樣越容易增强美國國內的反戰之聲。 

  爲此,“基地”組織在今年上半年對美英等西方國家打起了心理戰,放出風去要發動人彈襲擊,要在紐約等美國大城市搞生化襲擊,要對美國駐外大使館發動爆炸襲擊,塔利班軍事領導人毛拉哈亞圖拉·汗甚至聲稱已爲西方准備了2000名人彈,弄得美英等國高度緊張。 

  但“基地”組織和塔利班很清楚,自去年下半年美國中期選舉以來,美國的伊戰政策陷入矛盾期,在布什備受責難之際,大搞對美的恐怖襲擊反倒會激發美國人的反恐决心,給布什加分,因而按兵不動,靜待美國伊戰政策的變化。 

  三是擾亂周邊國家,將地區形勢陷入混亂,以此亂中謀利。今年以來巴基斯坦形勢嚴峻,比鄰阿富汗的邊境諸省突然冒出一大批部落武裝交火事件。巴政府剛剛處理完“紅色清真寺”流血事件,又遇上駐阿美軍想跨入巴基斯坦領土尋殲流入巴方的“基地”組織和塔利班分子,一時間巴基斯坦內外矛盾陡增。 

  所有這些,其實“基地”組織和塔利班在很大程度上都脫不了幹系。隨著實力的增長,他們開始向周邊擴散,企圖將地區形勢複雜化,不僅影響著巴基斯坦境內的形勢,還連接著中亞地區和印巴克什米爾地區沖突的神經。在他們看來,美軍撤軍自然是一個好結果,如果美軍不走反倒擴大戰爭也不失爲一個良機。他們可以在美軍打亂仗中獲利,最終美軍還是會走。因此,破壞駐伊、駐阿美軍的反恐環境,也是“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一大策略。 

  趁美伊戰政策權變之機卷土重來,“基地”組織、塔利班將謀求重掌政權 

  當前,“基地”組織和塔利班正加强大規模襲擊准備,意在關鍵時刻給美英等國一點顔色看看。目前他們暫時减弱對西方國家的恐怖襲擊,旨在推動美國撤軍。一旦美軍撤出伊拉克,那麽“基地”組織和塔利班就會渲染自己的勝利,乘勢在伊拉克、阿富汗發動攻勢,意在重掌政權,這兩個國家很可能陷入內戰。 

  但若布什不撤軍,甚至向伊拉克、阿富汗增兵,那麽一場恐怖襲擊的腥風血雨將不期而至。分析今年上半年“基地”組織和塔利班放出的襲擊口風,可以說他們所言均是實際要采取的行動,只不過目前仍按兵不動而已。一旦在迫使美國撤軍上達不到目的,那麽恐怖襲擊的按鈕將啓動。襲擊的時機很可能在美國伊戰政策變動之機,先以小的警告性的襲擊開始,加大美國撤軍壓力,視情升級。因此,國際社會對恐怖組織和恐怖襲擊的靜寂不可大意。(來源:中國青年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