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迎接十七大:發展中國…繁榮中國…富強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02 14:16:07  


就業是民生之本。黨和政府在保持經濟持續、健康、快速、協調發展的同時,還千方百計創造就業崗位。
  中評社香港9月2日電/各村成立的群眾工作站、社情民意室、法律服務室,效果怎麼樣?西關村和劉老莊的文化大院怎樣才能吸引更多群眾參與?晏莊、劉埠口打的兩口深水井水質是否符合環保標準……這段時間,河南省沈丘縣老城鎮黨委書記劉貢獻“心事重重”。

  據新華社報道,這位鄉鎮黨委書記思考的這些問題,是當前經濟社會中的熱點,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關鍵階段需要著力破解的現實難題。

  改革開放29年尤其是黨的十六大以來,隨著改革的深化、開放的擴大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經濟社會生活中的許多深層次矛盾不斷凸顯。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科學謀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總體佈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回答了如何發展中國、繁榮中國、富強中國的重大課題。

  社會建設使人民生活更和諧

  “回顧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歷程,一個顯著特點是,黨和政府將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表示。

  從最初的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到發展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體”,再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這不是簡單的增加,而是認識上的飛躍。

  “社會建設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連,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使經濟發展成果更多地體現到改善民生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李培林說。

  民心所向,國運所繫。

  近年來,黨和政府以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優先發展教育,實施擴大就業戰略,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逐步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和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完善社會管理,維護公平正義,社會建設取得全面進步,在重大民生問題上發生了明顯變化。

  就業是民生之本。黨和政府在保持經濟持續、健康、快速、協調發展的同時,還千方百計創造就業崗位,促進就業再就業。2003年至2006年,全國年平均新增城鎮就業人員近1000萬人。

  教育是民生之基。為讓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學、上好學,全國農村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國家對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農村1.5億中小學生家庭經濟負擔普遍減輕。

  醫療是民生之需。今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範圍擴大到全國80%以上的縣(市、區)。到2010年,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基本覆蓋農村居民。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開始試點,這項制度將惠及兩億多城鎮居民……

  人們期待著,即將召開的黨的十七大對加快推進以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作出新的戰略部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